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健明1,2,蒋福祯1,卢素锦2,祁凯斌1,李正鹏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矿区修复研究态势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岳亮1,郑淑霞2,3,王彬2,3,刘宁1(青海大学;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高原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大通老爷山火烧迹地人工林恢复潜力调查[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李彩青,马明呈,韦梅琴(青海大学).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华山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郭俊玲1,2,党斌1,2,张杰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谷物多酚的富集方法研究进展[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曾苑芳1,2,来有鹏1,2(青海大学;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的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李秋荣(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6种杀虫剂对藜麦黄条跳甲和萹蓄齿胫叶甲的田间药效评价[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张璐1,纳添仓2,3,4,5,叶广继2,3,4,5(商洛市商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站;青海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地区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褐变规律的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周瑞鹏1,赖泽成2,1,张春源2,1,吕正阳2,1,邵登科2,1,王墨羽1,王启月1,沈瑜琦3,王荣波4,叶文雨2,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绿洲一号”土壤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李君1,2,党斌1,2,张杰1,2,迟明3,杨希娟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青海省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青海省3个区域种植青稞的品质特性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伊国云1,2,程亮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活力的测定[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游牧1,王凯月2,李强峰2(青海省林木种苗总站;青海大学农牧学院).4个柳属植物耐热性评价[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徐鸿雁,王海,孙奎,李孝繁(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林业外来物种调查分析及入侵风险评价[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赵博文(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混交造林对油松生长及碳、氮储量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周宏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乌鞘岭自然保护站).寒旱区不同覆盖措施对草坪草萌芽和生长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任立民(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古城自然保护站).云杉叶锈病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花萌,李恺文(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夏季大白菜未熟抽薹现象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李长宇1,陵军成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省天祝县林业工作站).榆树不同砧穗组合对嫁接亲和力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李民军(刚察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刚察地区青稞新优品种(系)生产试验浅析[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刘亨荣(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乌鞘岭自然保护站).祁连山野生果树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欧阳萍1,徐天旭1,王翻红2,任红芳2,王伟华1(新正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复合果味果卷加工工艺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4期
  • 周仙莉1,张红岩1,刘玉皎1,2,滕长才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蚕豆种质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 李正鹏(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产量变化及秸秆资源估算[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 来有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我国干热风研究进展[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 周瑞鹏1,张佳宇1,李望豪1,谢玮轩1,王墨羽1,叶文雨2,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稻瘟病菌三个含GAP结构域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 刘南1,魏海斌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下间种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 李望豪1,许钰滢1,谢玮轩1,王墨羽1,吴凤娟2,赖思松1,叶杰辉1,王荣波3,鲁国东4,2,叶文雨4,1(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 张政1,向前胜2,张登山1,3,王丽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韶关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寒沙区几种机械沙障措施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