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菁,杨长辉,吕庆(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陈月正,范文宇,叶蕴森,薛菲,唐恒亮(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基于OpenCV的车道线检测方法的研究[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马宏宾1,2,王鑫1,边金岳1,金英1(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3D机器视觉发展及其工业应用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钟毅1,崔小欣1,王源1,2(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片上网络系统的研究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侯文强1,赵吉平1,吴云2,孔月婵2,陈堂胜2,徐友龙1(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和模块电路重点实验室).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探测器件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邢丽萍,靳红梅,李洪安,李占利(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利用多尺度分析推进牙齿图像识别的研究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李德建1,2,陈琦1,沈冲飞1(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电力分布式智能配电终端控制芯片实时增强技术概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曹炜,罗多纳,尹海丰,范纯磊,程航,杨蕾(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未来的chiplet技术:封装、互连与电源供给[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章宦慧1,康磊1,田娜1,杨旭1,冯鹏1,石匆2,刘剑1,吴南健1,刘力源1(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面向边缘应用的脉冲视觉传感器[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刘耀鹏(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级异丙醇的制备与检测[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王沁园,吴强(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N修饰碳层覆载型Co9S8纳米颗粒用于高效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胡永利(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交互智能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客座主编寄语[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张莹1,2,李琼1,2(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编辑部).无人自主智能系统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访北京理工大学马宏宾教授[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张莹1,2,李琼1,2(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编辑部).洞悉视觉前沿,加速领域发展——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宝昌教授[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张兴(《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主编寄语[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4期
-
吉博文1,2,3,王明浩4,周宇昊1,2,孙凡淇1,2,尤小丽1,2,印二威3(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最新进展[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陈威良,郑胜杰,李骁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张柏雯1,姚晨2,李琼1,张莹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科).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钟正青1,王腾霄1,刘力源2,吴南健2,田敏1,石匆1(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物端神经形态类脑芯片设计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钟慧1,陈邢玥1,朱腊梅1,毛旭瑞1,2,丁可1,苏高民1,章祥1,陈弘达1,2(江苏集萃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机音乐接口研究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张柏雯,张莹(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快速序列呈现范式在我国的研究现状综述[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王湃,吴凡,郭春勇(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基于多模态生物电信号的游戏控制系统[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邢苑薇1,伊鸣2(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基于认知脑科学原理的脑机接口应用转化方案[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张嘉言1,2,李君实1,2,张致同1,2,黄东1,2,李志宏1,2(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用于脑电图采集的柔性微针阵列干电极技术[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江先阳1,2,容源1(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种面向运动想象EEG信号处理的高效脑机接口芯片[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张莹1,2,张柏雯1,2(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编辑部).医疗康复中的脑机接口技术现状及发展——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
崔楷1,马彦昭2,樊晓桠1(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无线供能的植入式脑电刺激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