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使用如何影响公民信任:政府透明与回应的中介效应[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李燕1,朱春奎2,李文娟2(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外电子政务公众使用行为研究述评[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徐彪1,2,陆湾湾3,刘晓蓉4,张浩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共危机事件后公众对政府责任感知的形成机制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黄严(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法国中期预算规划改革:“政策导向型”预算模式[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牛美丽1,崔学昭2(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英国中期财政规划:公共政策转型下的预算改革[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邝艳华(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德国中期财政规划改革经验及启示:综合协同型预算模式[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李声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目标模糊如何影响公共组织的研究述评[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李婷婷1,何鉴孜2(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公共冲突的化解和治理之道——评《创造性地解决公共冲突》[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石慧,吴幸泽,毛万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危机后的击进:韩国国家财政管理计划改革始末与启发[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郑跃平(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导语:构建“以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务[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郑跃平1,赵金旭2(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众政务客户端的使用及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我国一线城市的调查[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6期
-
朱多刚,郭俊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专利资助政策的创新与扩散:面向中国省份的事件史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张海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话语联盟、意义竞争与政策制定——以互联网“专车”论争与监管政策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刘鹏1,马亮1,刘志鹏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央地关系与政府机构改革——基于中国地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钟灵娜1,耿曙2,陈玮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甄选与激励:中国政府人事层级细分的内在机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邓燕华1,黄健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区域规模与外部政治效能感: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张书维(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寻找理性边界,打开决策黑箱——评《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周凌一,李朔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跨体制流动与政策创新:制度环境约束下政策企业家的身份选择——以西南省公益金融创新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游宇1,张光2,3,庄玉乙2(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次国家财政结构与地方治理:一项实证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叶林(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中山大学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制度环境、政策扩散与创新 专栏导语[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