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昕(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治理嵌入性与创新政策的多样性: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再认识[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吴进进1,于文轩2(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城市财政透明度与政府信任——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宏微观互动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唐莉1,胡光元2,刘维树3,杨寓涵2,赵炜4,5(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型城市的基础科研发展评估:基于深圳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蒋丽1,李锋2,3,方健雯1(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城镇化能提升居民幸福感吗?——基于区域和个体层面的多层模型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陈雪飞(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网络政治的知识图景:评《数字民主的迷思》[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封凯栋1,李君然1,付震宇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隐藏的发展型国家藏在哪里?——对二战后美国创新政策演进及特征的评述[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徐扬1,赵有声2(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的多元叙事:克里斯托弗·胡德团体文化理论述评[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田方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中国模式与创新绩效:科技“大跃进”的多重成因[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马骏1,肖滨1,朱亚鹏2(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17年年度总结[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李瑞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地方治理全图景的理论建构——评《理解中国治理的广东样本——广东经验的理论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代栓平(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麦卡托(Mercator)管理学院与东亚研究所(IN-EAST Institute)).专栏导语:创新政策:政府功能与治理体系[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蒋绚(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制度、政策与创新体系建构:韩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与启示[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侯志阳1,丁元2(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公共行政系).多样性管理、心理福利与公务员的周边绩效——基于美国联邦政府的调查[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按姓氏字母为序).致谢2017年度评审人[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被围困的居委: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社会与国家——基于宜街的实地调查[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6期
                    
 
            
                    - 
              朱春奎1,2,易雯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研究进展与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陈玉龙1,石慧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基于中国2004—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强波特假说检验[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张鹏1,张靳雪2,崔峰3(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市江北区组织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能源耗费与官员晋升[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臧晓霞,吕建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国家治理逻辑演变下中国环境管制取向:由“控制”走向“激励”[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何彬,潘新美(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环境监管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张海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科技论争与公众参与:环境风险研究中的公民身份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王礼鑫1,高樊骏2(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知识与决策权”研究议题及其拓展——评《目标治理:看得见的五年规划之手》[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卢少云(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民自愿主义、大众传媒与公共环保行为——基于中国CG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周大鸣,陈世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城市转型与社会治理[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 
              叶林(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导语[J].公共行政评论,2017,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