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方智毅1,2,崔蕴涵1,2,许金钗1,2,叶大鹏1,2,刘斌3,翁海勇1,2(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洲一号和巨菌草制浆的可行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周君华1,2,游碧君1,詹寄任1,张黎明1,3,邢世和1,3(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复杂地貌类型区耕地质量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梁成刚,韦春玉,汪燕,关志秀,邓娇,黄娟,石桃雄(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苦荞FtERD家族糖转运基因的鉴定与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杨继刚1,石圣杰2,赵平平1,李增飞1,吴子涵1,刘梓清1,黄淏3,冯人伟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蚕沙钝化修复复合重(类)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韩志恒1,陶志影1,曾育宁1,叶鼎承2,何金成1(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基于介电特性的异位发酵床垫料含水率的检测与建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鲁延芳,占玉芳,甄伟玲,滕玉风,钱万建(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河西走廊人工梭梭林中不同形态与质量植物种子的垂直分布特点[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徐令文1,2,王毅2,郝佳波2,张雨2,赵敏2,赵川2,李贤忠1,陆斌2(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深纹核桃与防御相关的萜烯合成酶基因鉴定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清旭1,张奇1,2,马华燕1,冯常青1,张伟彬1,李家玉1,王海斌3,何海斌1(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水杨酸诱导下不同水稻化感潜力及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杨娟1,林佩婷1,赖滢妮1,吴敏文2,刘新锐3,江玉姬1,3(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硫磺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刘一名,徐新建,周姝婧,姚丹,李寒,朱晨煜,李想,王茗琦,周冰峰,朱翔杰(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转录组学分析低温胁迫对西方蜜蜂工蜂6日龄幼虫基因表达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洪锦旋,李婷婷,池晓娟,陈吉龙,王松(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非洲猪瘟病毒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冯志恒,吕欣欣,李赛楠,周晓煦,蒋开彬,黄少伟(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5年生火炬松建立木材基本密度近红外预测模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俞佳1,2,黄颖1,2,刘云根1,2,王妍1,2,杨思林1,2,张慧娟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典型矿区河岸生态区重金属在“水—底质—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富集效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丽娟1,2,王毅2,胡青2,陆斌2,李贤忠1,赵川2,赵敏2,冯发玉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油橄榄WRKY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鸿浩1,徐超1,林智慧2,顾钢3,周挺3,梁颁捷2,陈承亮2,石妍1,刘国坤1,肖顺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省烟草公司三明市公司;福建省烟草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烟草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程安怡1,赵金鹏2,黄小红1,张伟妮1,2(福建农林大学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脂多糖对大黄鱼原代头肾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陈乾1,刘凯1,王希贤1,黄霞1,汪国彬2,荣俊冬1,何天友3,陈礼光1,郑郁善1,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柏混交林主要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含水量的关联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斌1,林芳柯1,李丹1,刘嘉鹏1,黄玉吉1,程春振1,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印度梨形孢和CaCl2对香蕉抗寒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骏,郑敏琳,陈家骅(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中华蜜蜂寄生蜂斯氏蜜蜂茧蜂Syntretomorpha szaboi Papp再描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宁旭兰1,乔凯凯1,2,肖顺1,石朝慧1,梁彩霞1,薛清3,刘国坤1(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巴兹尔线虫属(线虫门:垫刃科)2个新记录种的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哈丽古丽·艾尼1,伊丽米努尔1,阿丽亚·拜都热拉2,卡依拉·阿布都艾尼1,玉米提·哈力克3,海妮肯·山台1,吴天忠1(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生境胡杨林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巫翠华1,2,张利利1,乔卫国3,周娜娜1,康永祥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黄磊1,王港1,杨冰1,朱亚艳1,赵光忠2,杨士凯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黎平县国有石井山林场;贵州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杉木大径材成材与地形、土壤养分的关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赖坤龙1,王海峰1,徐钟天1,崔娜1,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京惠吉圣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稻飞虱传播水稻病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陈雨晴,吕峰,马志洲(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石莼醇提物基于细胞膜损伤的抑菌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柯志成1,2,3,连海峰1,2,3,陈奕1,2,3,陈双梅1,2,3,林夏莹1,2,3(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统计研究中心).福建省2009—201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动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谢健(建瓯市林业局).不同种源赤皮青冈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及种源选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李丹蕾1,呼唤1,刘云根1,2,王玉莹1,王妍1,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模拟不同水位梯度对湖滨湿地底泥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