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夏心军(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伦理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现实审视与价值澄明[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张晓华(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抗战时期中国师范院校的大学精神——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张涛(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学的空间性及其教育学意义[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王珊1,潘亦宁2,冯莉1(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中、美、新以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程改革比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陈雪飞,张俊宗(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行动视角下大学师生交往的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李臣之,郑涵(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价值及转化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姜艳1,李熹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学想象的内涵、价值与生成机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王鐘,蒋建华,崔彦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内涵及模式[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杨茜(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何以为师?——兼论教师身份伦理本体的澄明与重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翟楠(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近代的公共性: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探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孙丽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代化转型中乡村教师的发展困境与内部差异[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李如密,刘弘琰(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学化错艺术:内涵、特点、类型与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赵明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中心”视角下S-T分析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王有升,王文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课堂空间组织形态的形变与质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刘祎莹(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理论范式如何实现传播——基于托马斯·波普科维茨的知识社会学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贺玲(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会议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6期
  • 王飞(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五育融合”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设计——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庞君芳(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基本理论辨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李敏(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性的内在维度何以构成学习的根本基础——生成教育理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南钢1,郭文霞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我国的儿童研究:现状、问题与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侯爽,张广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幼儿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教育性——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贺武华1,董旭2(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价值理念、生态系统及其实践优化——兼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柴军应1,张明丽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师范大学祥泰实验学校).为学“自得”之道——儒家教育中的学习自主性与教学原则探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 高闰青(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