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旋1,吴遥2,冯勇1,舒建川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气候中心).成都城市化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陈永仁1,2,3,李跃清1,4,3(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川东北强天气研究南充市重点实验室).攀西地区冕宁“6.26”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白爱娟1,朱科旭2,管琴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海省气象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青海高原气象地质灾害特征及致灾雨量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伍清,李英(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频率匹配法的SWC-WARMS 模式降水订正试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王敏,王严琪,孙树峻,徐瑗(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四川省康定市泥石流灾害与降水预报阈值确定[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蒋璐西1,2,陈科艺3,王璐思4,李德友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资阳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省广元市气象局).同化MWHS-2/FY-3C 资料对一次西南涡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张婧雯,张远扬,刘畅,余海蓉,吴容,魏庆(四川省防雷中心).四川省复杂地貌区域雷电活动中大气电场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李亚琴,蓝柳茹,苏小玲,赖锡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气象局).8 月柳州一次副高影响下的持续性大暴雨过程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况源1,邓荣耀1,陈翠华2,吴浩1,周小明1(四川省宜宾市气象局;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向家坝水电站泄洪雾化对气温影响程度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索朗塔杰1,2,杜军1,2,次旺顿珠3,平措桑旦1,2(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气候变暖背景下羌塘自然保护区年冻融指数的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陈欢欢1,张永莉1,杨康权2,张子旗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对比分析及其与中国冬季气候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易云凤(四川省宣汉县气象局).1959~2019 年宣汉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李忠燕1,2,谭文2,段莹3,王烁1,严小冬1(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基于监测指数的贵州省4 月气温预测模型及检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曾翔宇1,马力2,朱克云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省气象局).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强对流大风灾害致灾能力指数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陈怡璇1,文军1,刘蓉2,陆宣承1,陈亚玲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黄河源区陆面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袁梦1,2,3,杨庭潇4,冯晓5,淡嘉3,刘自牧1,3(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民航重庆空管分局气象台;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若尔盖生态区旅游气候资源及空气清新度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徐学艳1,卿清涛2,3,周刚1(四川省盐源县气象局;四川省气候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盐源烤烟冰雹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马文倩1,2,陈小华1,2,李华宏1,2,李耀孙1,2(云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云南一次极端强降水过程成因和地形影响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伍云华1,秦宁生2,彭晓滨3(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青海省互助县水利设施服务中心).近57a 长江黄河源区径流量变化异同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王顺久1,2,唐信英3,2,王鸽3,2,李跃清3,2(四川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53a 珠峰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付冶怡,安彤彤,李金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基于CI 指数的四川盆地春季干旱时空演变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4期
  • 李昱锐1,2,陈朝平3,陈权亮2,罗伟1,李强1,刘秀1,段修荣1(四川省自贡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省气象台).四川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李超1,2,李华宏1,2,杨素雨1,2,许迎杰1,2,米瑞芝1,2(云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国家级多源融合降水产品在云南的适用性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李耀孙1,原韦华2,孙绩华1,马文倩1,陈小华1,连钰1(云南省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雨季和干季小时降水的时空特性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李晶晶,张卉,王艳,赵尚卓,裴育(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近43a山西东南部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白玛央宗1,2,3,拉珍1,2,3,扎西央宗1,2,3(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高分西藏中心).1973~2020年西藏昂拉仁错流域湖泊及东部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杨雪1,2,张渝杰1,2,孙俊1,3,张敏2,李信2,张玲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遂宁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1981~2018年青海夏季极端降水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吴亚泽1,肖天贵1,高楷祥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市双流区气象局).1980~2018年龙泉驿区降水的多尺度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康雪1,陆成伟2,李愉1,许晨1,刘洋远3(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四川省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彭州市气象局).彭州边界层铁塔风梯度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