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陆延1,牛威震2,程爱勇1,俞存根2,江新琴2(国能浙江舟山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舟山岛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纯1,袁子茜1,原艺杭1,李昕钰1,于本心1,刘鹰2,3(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碳减排思考[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林雪洁,高磊,于子超,耿真,王玲玲,宋林生(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动物免疫学与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一株虾夷扇贝病原——科氏希瓦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永鼎,王梦凡(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渔船机桨匹配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宣宏1,周玲洁1,蔡春尔1,2,洪彦杰1,邵慧婷1,何培民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温度和光照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的短期交互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尹诗欣1,李志屿1,杨晶淼1,廖永山2,3,杨创业1,3,邓岳文1,3,王庆恒1,3(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所;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氏珠母贝TTLL基因的序列特征、SNP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傅松哲(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入海排污口污水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董宇辰1,2,秦松1,陈柯旭3,刘正一1,孙平1,庄龙传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海洋学院;青岛市中心医院).人工放射性核素在海洋鱼类中的富集、分布及放射损伤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锴佳1,张雪妍1,秦小明1,2,林海生1,2,高加龙1,2,郑惠娜1,2,曹文红1,2(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普通高等学校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香港牡蛎酶解产物对雷公藤甲素诱导雄性小鼠生精障碍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崔宇翔1,2,张树林1,刘毅2,罗颖3,祁洪芳3,杨建新3,吴洪芳3,张清靖1,2,3(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青海省青海湖裸鲤繁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温度对低盐驯化褶皱臂尾轮虫生活史参数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黄华1,于广磊2,王力勇1,高雁1,张岚1,孙佰鸣1,庄焱文1,王鹤1(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菱鲆源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章凯,王晶,胡成业,张丽源,周泽宇,水柏年(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春秋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田昌凤1,2,刘兴国1,车轩1,吴凡1,张俊2,陈晓龙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单罐真空吸鱼泵研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黄猛1,李曰嵩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面向东海生态系统的OSMOSE-ECS模型构建与应用[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葛一笑1,邹昊博2,夏邦华1,邹宇宁1,周群1,陈思淼1,杨宇1,关陶1,韩英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水域5个群体翘嘴鲌肌肉质构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陈亚东1,2,周雪明3,任泷1,凡迎春1,徐东坡1,2,徐跑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熟市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昆承湖鱼类群落结构及经济鱼类年龄特征[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许竟成1,林衍峰2,杨泉1,沈冰燕1,耿洪璐1,李梅1,李婷婷1,杨奥伟1,柏晓辉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休宁县水产站).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野生和养殖台湾白甲鱼皮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鑫浩1,刘必林1,2,3,4,5,李纲1,2,3,4,5,于涵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东大西洋翼柄柔鱼种群、年龄、生长及性成熟特征[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昆1,李楠1,宋广军1,关春江2,胡超魁1,杜静1,邵泽伟1,吴金浩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东湾浮游植物分布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吴超,韩宇,李秋雨,赵美玥,霍珂进,邢荣莲,张洪霞,陈丽红(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强壮硬毛藻生物炭的FeCl3改性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章超桦(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牡蛎营养特性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涵,王浩娜,赵业(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刺参肠道组织结构及消化酶活性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张晓鹏,许志远,曲胜,邱文轩,翟泽宇(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基于改进YOLOv5深度学习的海上船舶识别算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彭飞1,周彦锋1,2,王晨赫1,张希昭2,罗宇婷1,唐雪梅1,周依帆1,王东伟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春季淮河中下游水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张媛媛,吕硕,卢正义,崔培,孙金辉,乔秀亭,程镇燕(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与养殖重点实验室).高糖、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鲤生长、生化指标和肠道结构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李铁梁,邢薇,徐冠玲,马志宏,姜娜,郁欢欢,罗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维生素C对龙睛金鱼亲鱼繁殖性能、免疫及后代仔鱼质量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刘鹏飞1,景丽1,任泷1,匡箴1,詹政军1,胡长岁1,徐东坡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站;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固城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陶凤庭1,2,潘创2,戚勃2,胡晓2,赵永强2,3,杨贤庆2,3,杨莉莉4(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百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坛紫菜分离蛋白的提取与结构解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雯1,冯畅1,林海生1,2,秦小明1,2,曹文红1,2,章超桦1,2,高加龙1,2,郑惠娜1,2,陈忆宾3(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普通高等学校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海南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同方法提取的华贵栉孔扇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特性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