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路旻1,彭必生2(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中心;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宋元道教治痨法师及其治痨术法考论[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王闯(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明代武当山道教管理制度及其社会功能[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贺晏然(东南大学历史学系).重塑“全真”:明代南京朝天宫全真堂的兴衰[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王雪梅,袁志伟(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西夏佛教与党项民族的汉文化认同[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杜新燕(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民间善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意义与价值——以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大理地区善书为例[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王佳(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清代藏传佛教的皇权观念——以六世班禅《乾隆帝本生祈愿》为例[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梁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明清仙史《历代神仙通鉴》之耶稣传文本来源[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吴海庆1,2,吴致远3(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江南新石器文化的身体呈现与原始宗教意识[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张玉莲(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禜门”与唐代祈晴祭祀研究[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杨子路(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清代民国重庆城全真道的传承[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傅新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法尔种姓的成立[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周作明1,夏先忠2(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怀化学院).“大梵隐语”还是中土雅音——“碧落”及其所在文本解读[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石小英(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浅谈隋唐时期尼僧的养老与丧葬[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刘世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唐宋时期官方管控下的佛教戒坛[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许效正(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清末僧学堂:汉传佛教僧人教育现代化的艰难启动[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马松红(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神性的“出走”:恩斯特·布洛赫的圣经诠释[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李瀛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神界的山门:南印度瞿布罗研究[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强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烟萝子的内观丹道论[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吕冠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老子河上公章句》日藏本三种述略[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俞沁(浙江大学文学院).六朝“之”名与道教析论[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凌幸安(南京大学哲学系).重玄学之中道思想探究[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熊径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哲学院).论斯宾诺莎灵魂不朽论的理论实质[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叶明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孝德的型塑:马仙信俗的源起、变异与“非遗”文化探讨[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徐祖祥(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梅山教研究的新突破与中华民族宗教文化的多维度理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研究》评介[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佟囿蓉,金明俊.陈耀庭先生主讲四川大学“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一讲[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丁培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神祠与道教:从帝、天到道[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欧福克(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清代文人与道教——以四川蒲江长秋山凌虚阁为例[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宋泉桦(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如来藏视域中“生句非生句”的表征研究[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林庆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布鲁诺·舒勒的相称主义伦理思想[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 陈明丽(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以交叉?——段德智《宗教社会学》述评[J].宗教学研究,2022,第4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