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双阳(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数据法益的类型化及其刑法保护体系建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王焕婷(扬州大学法学院).性侵犯罪的不法内涵——以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为中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骆群(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过失危险犯有限肯定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李波(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性自主权的解构与猥亵概念的重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张勇(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恶意犯罪的类型阐释[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纵博(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条款的效力问题[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孙皓(天津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标的识别新解[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单子洪(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阶梯式量刑事实证明标准的提倡[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王桂芳(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认罪认罚与公诉案件刑事和解衔接适用效果检视与提升路径——基于2136份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决书的实证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6期
  •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数据犯罪刑法规制完善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贾宇(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数字经济刑事法治保障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梁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失范与规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王译(湘潭大学法学院).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规则的体系建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赵炳昊(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数字时代加密货币洗钱犯罪的防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蔡颖(武汉大学法学院).有因型敲诈勒索的刑法定性——以被害人过错为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王星译(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最佳解释推论的误读与澄清[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李章仙(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德国刑事协商制度改革述评与镜鉴[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米夏埃尔·帕夫利克1,赵书鸿2(德国弗莱堡大学刑事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作为违反协力义务报应的刑罚——论犯罪论的新范式[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5期
  • 李煜兴(东南大学法学院).行刑衔接的规范阐释及其机制展开——以新《行政处罚法》行刑衔接条款为中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刘传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轻重犯罪分离治理的体系化建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周佑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双向衔接研究——以食品安全案件移送为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李怀胜(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网络犯罪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研究——以反电信网络诈骗等网信监管为样本[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詹建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实现模式[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陈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刑罚退出机制视域下减刑假释制度的体系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钱叶六(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重要发展与立场选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马路瑶(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渎职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危险的现实化说为分析路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 初殿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对物之诉视角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赃款没收范围[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第4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