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亚光,梁婷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嵌入式融合:台胞参与大陆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台湾Z文创团队实践案例考察[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刘文戈,李致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国籍法》台湾实施方案:价值、挑战与制度设计——《国籍法》香港实施方案的借鉴与启示[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林冈1,吴维旭2,田弘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九合一”选举与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变化规律[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宋明漫(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政法教研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之三重逻辑[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林丽芳(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闽台研究院).涉台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时代使命、现实境遇与进阶路径[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卞梁1,马津润1,连晨曦2(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台湾人“我者”意识的形成、变化与再构[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何淼(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共同事务协同治理模式探析[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本刊编辑部.版权声明[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祝捷(武汉大学法学院).主持人语[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4期
-
李宜达1,王方方2(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以经济网络为理论视域[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王英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九二共识”的存真、意义与未来[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吕邈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闽台研究院).数字媒介环境下台湾民粹主义的新形态及其影响[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李秘,张斌(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谁认同“九二共识”?——台湾民众认同度的社会学分析[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俞婧婷1,何达薷2(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美竞争下美国对台政策的“重构”与美台关系走向[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张春斌(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院)).数字传播时代构建海峡两岸共同节会的路径研究[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王英津(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持人语[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3期
-
闫曼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日据时期“同化”政策对台湾“日本认同”的形塑 ——一个殖民知识化的视角[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
李超(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代康雍年间台湾少数民族地区文教体系建构[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
周志怀(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从“脱政治化”到高政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探讨[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
唐桦,谭文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公共卫生合作治理:历程、特点与进路[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
丁晶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台湾教科书研究:图景、主题与特征[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
刘雅芳1,杜威望2(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闽台研究院).宏观经济因素对大陆A股上市台资企业股价的影响效应研究[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
本刊编辑部.版权声明[J].闽台关系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