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宗昊,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从参与到满足:疫情背景下应急志愿服务行动背后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赵迪,张志鹏,张伟(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治理研究所).多主体联动动员: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的新视角[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文军1,2,吕洁琼3,刘雨航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企业志愿服务模式:类型比较与优化策略——以无锡市X区为例[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李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制度结构与行动过程: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研究[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张月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俄罗斯应急志愿服务的制度内容与启示[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唐瑶,陈天然(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助推智慧养老发展的质性研究[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张祖平(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路径:外源推动下的内生发展[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杨华磊,吴远洋,张文超,姚怡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的幸福效应[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朱苗,郑广怀(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志愿者会影响社会组织绩效吗?[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4期
  • 胡那苏图1,王朝力门2(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牧区“乌兰牧骑+”志愿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内蒙古的调研[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王艳,李征宇,陈睿(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奥运志愿遗产的兴起、愿景与治理——兼析2022年冬奥会志愿遗产的“北京方案”[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代志鹏1,李丹2(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运作机制的比较分析——以Y高校S社和L队为例[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陈静1,刘娅楠2,顾婉玉1,刘佳3(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如何做好应急准备:高校公共卫生应急志愿服务教育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刘妮娜(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互助与志愿的交互合流:以互助型社会养老发展为例分析[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张慧,石雷(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志愿者服务视角下失独妇女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65位失独妇女的调查[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郑诗琪1,韦嘉嘉2,吴冬淳3,孙瑜3,冯彦嘉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逻辑置换与信任链接:时间银行本土化现状与困境探究——以G市N区时间银行为例[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曾坤1,秦永超2(西北大学哲学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老有可为:老年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探索——基于洛阳市洛龙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莫腾飞1,唐立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区块链技术在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空间构想[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3期
  • 阳义南1,李万鹏2,李煜斌3(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商信诺资产管理公司;深圳税务局第一分局).构建我国志愿者保险制度分析[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孙昌增1,张洪涛1,李罡2(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省团校);辽宁省委宣传部志愿服务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分型及其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特点与支持策略[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赵建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李凌(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志愿服务对推动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谭建光(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第三次分配与志愿服务发展新契机[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张佑辉(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第三次分配中的志愿服务:意义、机理与环境——基于北京市微观调查数据研究结论[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张晓红,彭兴伟(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组织评估探讨[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杜文斌,罗雯(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组织环境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吴雪萌(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机制探究——基于实质志愿服务组织的质性资料[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潘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应急救援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探究——以成府区原山救援队为例[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编辑部).第三次分配笔谈 主持人语[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2期
  • 谢立黎1,陈民强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美国老年志愿服务制度、实践与启示[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