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琳,翟文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嵌入与耦合: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新媒体参与乡村政策传播的机制与效果[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郑媛之,廖璇(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艺术传播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刘景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跨文化传播中的巴蜀文化——多维价值、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姚兰(南京理工大学).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莉(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牌坊的时间偏向——兼与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隔空对话[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王倩倩(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文化互鉴的见证:丝路语境下的中华文化影响[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王婷1,2,3,吴琪4(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盐金坛博士后工作站;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跨流派传播:《韩非子》与《庄子》寓言的互文性研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韩轩歌,张兵娟(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像传播中的民族共同体建构策略研究——以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和《索玛花开》为例[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兢(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易经》的和同实践及共同性进路——以同人、大有为参照[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婷,丁春锦,翟龙宇(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筑以传神: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元典传播效果研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石文强,胡正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洋”与“本土”的和弦——林语堂媒介批评实践与特征论略[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春,蔡嘉洋(湖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中华武侠文化的跨媒介共同体叙事及其经验启示——从《少林寺》现象说起[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汪一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北美汉学家与中国文化对话焦点刍议——以西利尔·白之的中国戏曲思想为对象[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刘慧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花木兰》动画改编真人:中国观众为何不叫好?——对电影媒介与视觉符号适配问题的思考[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姚炜楠(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潮汕侨批与中国人“下南洋”:重审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周盼佳(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研究院).文化循环视角下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构建——以《流浪地球2》为例[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金瑜,杨紫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媒介的功夫身体:竞技武术传承的范式与体系初探[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蔡茂(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夏“谏诤”说服模式下的《封建论》比较研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伍茂国,路滢(河南大学文学院).《红楼梦》中的人际传播:礼物的流动与刘姥姥进贾府[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王振宇,李静贤(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诗”入“剧”:中华元典的影视呈现与意义生产[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杨佳凝(东南大学).《流浪地球2》:孤儿、文明与纪念碑[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姚春鹏(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道和同学——大道和生学的升华与归宿[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胡士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梁启超论管子盐政[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宸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清中晚期南阳府盐政与改革——兼以透视河东盐政[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丹(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用传播学的榔头试着敲一敲“钉子”[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付永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主持人语[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王婕(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持人语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赵立敏(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主持人语 从文本到技术,当代新媒体实证的多条路径[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张艳云(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主持人语[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陆元祥(南京大学).主持人语[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