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论中国早期美学的丽、巨丽与悲丽[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田淑晶(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中的"形相"审美观念[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维龙,中江兆民,郑子路(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京大学).维氏美学(绪论·上)[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小田部胤久,和晓祎,郑子路(东京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的"泛律性"[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刘瑞雪(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沈从文的生命美学:来源、本质与内涵[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杜莹杰,高超(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历史留影·文学镜像·空间符码:北京城市影像传统与本体审美内涵[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邹华.主编的话[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王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武汉大学).从神兽到神人:夔的不同形象的文化说解及"节""和"的美学观念[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袁鼎生,万红霞(云南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云南大学).美学经审美学形成美生学[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中国美学》编辑部.《中国美学》稿约[J].中国美学,2023,第3期
  • 李怡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美学中的“大丈夫”及在汉传佛教中的流变[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戴孝军(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眺望人间:中国古塔建筑艺术[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施錡(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所).元代温日观墨葡萄画中的“书画合一”之美[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张桂芳(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弘道"与"归隐"[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赖俊威(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道家视域下的绘画色彩观研究[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张晶,代宇涵(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审美感兴主体因素论[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周敏(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幽玄作为一种方法[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杜寒风,李云(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北京名人故居的审美功能论[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论中国早期美学的丽、巨丽与悲丽——以战国至汉武帝为中心[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李济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唐代“拜舞”考略[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蒋忠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宋绘画品题的“增重”效应及画史后效[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季芳,郑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古代审美实践对当代生态美学的启示——以造物为中心[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龚丽娟(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美生学:当代中国美学基础理论的转型与跃升[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太琼娥(云南财经大学).《聊斋志异》的和谐美生理想[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维龙,中江兆民,郑子路1,2(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京大学).维氏美学(绪论·上)[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田淑晶(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中的“形相”审美观念[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陈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论《原诗》“事”论的诗学价值[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仪平策(山东大学文学院).生活美学:人类美学的中国形态[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 张飞翔,唐善林(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论老子对"有限理性"困境的审美突围[J].中国美学,2023,第2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