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可1,2,3,杨晨馨4,龙靖宜5(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中国新闻学会新闻教育史委员会;《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国非遗短视频的国际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宋善威(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行走在银饰的“节气”里——同济大学非遗研培教学实践[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崔旦(上海市新泾中学).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 助推学校育人目的达成——上海市新泾中学沪剧进校园活动的经验与做法[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理论需要下大力气来研究与建设[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文地(上海德缘文化有限公司).非遗保护,在探索中前行——专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李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图书馆).富春江流域的非遗民歌及其活态传承[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兰锦(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焋糕习俗的当代传承[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邱志军(福建省美术馆).福州脱胎漆器的历史沿革与工艺研究[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徐华龙.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成立十周年[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沈策(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蒙古国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政策解读[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褚半农(闵行区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记录:方言传承的重要方式——以《上海西南方言词典》《莘庄方言》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倪里勋(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顾绣的“上海密码”[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李小玲1,邢增煌2,张文灿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嘉定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闵行区“九九重阳颛桥糕会”直击[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蒙锦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非遗传承人访谈方法论反思[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李志伟.长三角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选[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夏锦乾.非遗理论建构中的功利层次与审美层次[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段明慧1,柯玲1,2(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绣歌的社会功能探索[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邱爱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红色民间叙事的空间分布调查[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曹天生(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宣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汪六吉和汪六吉宣纸的创制[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黄昉(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地方戏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策略[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4期
-
方云(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基于文化再生产的傩类非遗保护路径探析——以江西婺源傩舞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杨光辉1,2,喻融3,李雪4(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上海博物馆).以师带徒 薪火相传——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人才培养模式谈[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蔡丰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我国非遗立法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徐凯(上海市金山博物馆非遗传承保护部).“非遗在社区”试点项目金山农民画的传承[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王生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作为民间戏曲传承方式的“村班”——以鲁西南刁庄村花鼓戏村班为个案[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费毅.华兴富和他的红色撕纸作品[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邓清源(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神话非遗资源向城市文化品牌的创造性转化——以武汉市大禹神话园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廖伏,俞宏清(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重构与溢出——以“骷髅幻戏图”系列苏绣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金志红(上海市徐汇区非遗保护办公室).依托传承人实现突破——上海市徐汇区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调研解析[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
黄之琳(上海市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优质+均衡”模式助推非遗传承体验[J].非遗传承研究,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