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雪冰1,崔强2,周福良3(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张艳(北京舞蹈学院思政部).艺术院校“大思政课”的气质特征与实践路径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杨利利(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三维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曹微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校办公室).舞动治疗在提升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团体辅导中的效能研究——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周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基于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特征的思想政治引领策略[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姚振禹,杜修力,高春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广义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学科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筑梦空间”辅导员工作室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洪若曦,韩华(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任美慧(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政课教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李成超,李爱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时代青年精神素养提升的时代逻辑、核心要义和实现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杜函芮(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基于临时党支部建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简臻锐(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认同之维[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王浩业,童雪(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大思政课”视阈下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杨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王雷华,任豪,闵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生态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张婷(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刘瑾(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创新探索——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顾连杰(北京舞蹈学院党委组织部).艺术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高质量教育培养路径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张佳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共建路径探赜[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王军超(河北大学党委组织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史明理”的内在逻辑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吴伟生(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树状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戴凌龙(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切入工科挑战性课程思政[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程晓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课程选题”到“三全育人”:对教研组作用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顾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共同成长”中诠释课程思政:对书院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杨令1,胡坚明1,兰旻2(清华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思政引领学校“大思政”格局构建——努力实现教师思政和课程思政导学思政同向同行[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于宝库(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高校工科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探索——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陈思翰,周莉(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团体互助模式在高校朋辈心理项目中的多维育人价值——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李香云,曹丽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校辅导员“思政+心理”工作实施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赵锋(北京农学院).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杨志成(首都师范大学).思政课讲道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
王旭东(中国音乐学院).心理学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C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