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令伟(鲁东大学文学院).域外词教:施祖皋《硕果斋词》的初心与匠心[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孙基林(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基于文本范式的诗史书写与诗学建构——《台湾现代诗史》平议[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赵黎明1,梅雪莲2(暨南大学人文学院;重庆大学城第四中学).论系动词“是”的诗学功能——基于汉诗古今对比的语法考察[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庄伟杰(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以互鉴互补共建新诗、旧体诗整体文化生态——兼谈当代诗词创作如何吸收新诗养分[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韩立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题浯溪中兴颂》作者为秦观辨[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陶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新唐书》对唐代诗史的宋型建构——以“沈宋”、杜甫传论为中心[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巢彦婷(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瀛奎律髓》与朝鲜诗坛的宋诗风[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彭曙蓉(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屈骚精神:宋元遗民词的尚节趋向[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陈昌强(苏州大学文学院).《全清词·雍乾卷》待补稀见词籍九种叙录[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黄振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文本·思辨·精神:古典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由刘运好“二陆”研究系列说起[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剑(北京大学中文系).明代乐府诗学研究的开拓之著——评刘亮《明代乐府诗学研究》[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刘学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商隐“浙水东西,半纪漂泊”再考[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吴在庆(厦门大学文学院).沈佺期《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诗辨析解读[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马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宋代杜集编次考论[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周日蓉1,郝润华2(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文学院).阅读史视域下的《杜诗镜铨》及其诠释方法[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曾绍皇,周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杜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谢淑颐《杜诗学》考论[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黄力,程世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对一个著名儒学论断的文学阐释[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郭自虎1,2,崔新一2(亳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李商隐律绝的睹物惊心式表达——兼论“惊艳范式”对后代叙事文学的影响[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戚昊(西北大学文学院).名心与游戏:张潮的异体诗文创作[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山雨微(南京大学文学院).天津图书馆藏《百家词》本《张子野词》考论[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2期
-
孙文婷(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从流派典范到词史还原——晚清民国“清词鼎盛期”之论[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彭建楠(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选本编纂与清词史图景的当代建构[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张兵1,周媛媛2(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学报》).明初浙东诗人王袆的陇右行迹及旅陇诗创作[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付林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文学理论批评与研究中心).屈万里及其《诗经》研究[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刘泽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唐圭璋对比兴寄托的超越与沿袭——以《唐宋词简释》为例[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朱则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季步弱等八位安徽籍作家为中心[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浅见洋二(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血的连锁——苏轼、陆游诗中的“孝”[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张德懿(南京大学文学院).《秋兴八首》在日本江户时期的接受研究[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王树森(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幕府经验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
李俊标1,庄璞山2(安徽大学文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朝鲜活字本《李商隐诗集》考论[J].中国诗学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