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宇豪1,李敏1,唐明哲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微污染河道修复技术及其应用[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刘贤赵,杨旭(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变量筛选研究——基于PLS-VIP方法[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杜际增,崔保山,隋皓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核心区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艾胜书1,2,张焕楠1,王帆1,2,曲红1,2,聂泽兵3,边德军1,2(长春工程学院;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中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隋皓辰1,闫家国1,崔保山1,周英锋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互花米草与海草床的共生效应对盐沼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穆晓东,胡小飞,王晨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昌江陆域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纪轩禹,李旭文,姜晟,王甜甜,张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GF-1卫星数据的连云港地区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柳加成,吕雪艳,喻正伟,吴永乐,杨斌(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淬灭对液体闪烁法测量水中总α总β的影响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王敏,谭娟,王卿,阮俊杰,苏敬华,黄沈发(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相对量的生态资产实物量核算——以崇明岛为例[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李少朋,张凯,邹书(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丛枝菌根真菌对盐碱化土壤中玉米生长的影响[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刘辉1,2,胡梦甜1,韩永伟1,高馨婷1,叶家慧1,刘华民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8种面源污染防治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湿度和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张世豪1,2,谢静3,张扬3,薛亦峰2,顾勇4,于潇5,刘艳梅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北京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里海地区环境应急合作的经验及启示[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张亦楠1,张征云2,李怀明1,闫佩1,廖光龙1(天津市环科环境规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红线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探讨[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环境生态学》杂志社).《环境生态学》办刊宗旨及征稿范围[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环境生态学》杂志社).《环境生态学》杂志征稿启事[J].环境生态学,2019,第8期
-
马琪,赵永宏(西安外国语大学 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秦岭北麓重要生态功能空间辨识与保护[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王媛1,李昂1,宋明晓2(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汇众益环科技开发公司).吉林省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侯鹏1,刘玉平1,饶胜2,田俊良3,朱彦鹏4,肖如林1,蒋卫国5(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国家公园: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的传承和创新[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廖兵,魏康霞(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基于5G、IoT、AI与天地一体化大数据的鄱阳湖生态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及业务化运行技术框架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候静,侯鹏,陈妍,刘晓曼,靳川平,孙阳阳(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近15年来若尔盖地区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分析[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祝汉收1,翟俊1,高智杰2,侯鹏1,金点点1(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川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状况及变化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王焕1,2,侯鹏2,蒋金豹1,肖如林2,翟俊2,孙晨曦2,王永财2,王雪峰2,靳川平2,闻瑞红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基于“格局-质量-功能”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张文国,侯鹏,翟俊,祝汉收,陈妍,金点点,杨栩(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系统评估模型参数空间分布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靳川平1,孙阳阳1,王雪峰1,房志2,侯鹏1,王超1(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近25年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地貌关系分析[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杨宝琪1,宋书巧2(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潇贺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张艳军1,龚巧灵1,官冬杰2(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市湿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温志明,蒙红卫,孙启发,秦鼎(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基于云南水库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
马晓勇,赵娜,李晓婷(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00—2010年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动态分析[J].环境生态学,2019,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