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亮(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刘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秩序主导、内部纷争与美国联盟体系转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戚凯,朱思思(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大国技术竞争——以美国对华为政策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银培萩(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市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金智复合体”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克制主义转向[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罗晖1,李政2,崔馥娟3,王梓宁3(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外事服务处).当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实践与特色[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吴日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国竞争中的军备控制与全球战略稳定——以美苏核军控谈判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书推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吴琳(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中美制度竞争对东盟中心地位的冲击——以东盟地区论坛(ARF)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李垣萤(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多边主义理念竞争:中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之比较[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王凯1,2,朱昀晖3,张绍铎1(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区域国别数据科学实验室;中共中国农业银行党校).经贸合作、府会政治与中美关系的张力——基于美国国会涉华提案数据库(2001—2019)的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汪卫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的国际观变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佘纲正1,李修宇1,2(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阿拉伯穆斯林的伊斯兰信仰与其内政外交偏好[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查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外交学院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大国竞争升级下对冲战略的瓦解与延续——以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的对华政策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陈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全球外交访问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马骦(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从德国华为5G政策到中欧经贸关系的嬗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祁昊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国隐性军事竞争与中美冲突管控[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葛腾飞(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战略系).“印太”地区安全秩序纷争与中国的地区秩序愿景[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周明1,2,李嘉伟2(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变奏[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周玉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开放包容的中非合作与中非关系的前景——以中非合作论坛为主线[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欧亚(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媒介化公共外交与中国外交话语的对外传播——基于中国驻英大使馆新闻活动的考察[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杨慧(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导权、制度负外部性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制度竞争——以TPP与RCEP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的升级[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肖冰(东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治、国际法律秩序变革与中国的角色——兼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危机与改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谢喆平1,宗华伟2,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王梓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地位政治与中国崛起的地位伸张[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吕婉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粉丝民族主义与中韩关系的嬗变——以中国K-pop粉丝群体的身份演变为主线[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