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学”的演进形态及其中国路径[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盟政治研究:政治理论史的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牛可(北京大学历史系).美国地区研究创生期的思想史[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范强,张云(日本国立新泻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关闭事件探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本刊特约记者.重塑“安全文明”:非传统安全研究——余潇枫教授访谈[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张光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我对“灰皮书”的回忆与研究——读《灰皮书:回忆与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学”的中国路径[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吴昊昙,陈永(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6期
-
陈永(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美倡导的伙伴关系比较研究:演变过程与概念界定[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政治的五大目标[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朱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几个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本刊特约记者(《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华侨华人、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张振江教授访谈[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吴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马岛战争期间英国交战规则的演变[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题研究 中国的地区国别政治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王新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政治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钱雪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试论印度的地区研究:以公立大学为例[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郭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拉美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5期
-
夏莉萍(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中国领事保护需求与外交投入的矛盾及解决方式[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4期
-
张发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4期
-
卢凌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西方学者对非洲国家能力(1970—2012)的分析与解读[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4期
-
董柞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外交投入[J].国际政治研究,2016,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