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丽,张兴,乔亚蕊,徐蕊,岳思君,杨淑娟,姚新灵,郑蕊.枸杞Lb14-3-3c基因的克隆及转化马铃薯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A期
  • 张学超1,任海龙2,唐式敏1,朱玲1,张胜军1,冉昪1(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伊犁天山160份野苹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赵岩1,2,冯加加1,2,肖向辉2,黄晋玲1,卢全伟2,渠云芳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基于BSA-seq法的纤维衣分相关候选基因的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胡梦蝶1,李佳伟1,崔顺立1,侯名语1,杨鑫雷1,刘立峰1,蒋晓霞2,穆国俊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种质资源实验室;河北易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生花斑种皮花青素合成的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黄宏文1,2,邹帅宇1,程春松1(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从植物引种驯化史轨迹探讨野生果树驯化与育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刘家勇1,2,邓祖湖2,吴才文1,桃联安1,陆鑫1,赵培方1,张跃彬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蔗属野生种割手密的育种利用进展与探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陈学森,毛志泉,王楠,张宗营,尹承苗(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落叶果树种质资源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王兴荣1,刘章雄2,张彦军1,李玥1,李永生1,苟作旺1,祁旭升1,邱丽娟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豆种质资源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性鉴定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徐田军,张勇,赵久然,王荣焕,吕天放,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王元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姚祝芳1,吴柔贤2,张雄坚1,戴彰言2,杨义伶1,黄立飞1,刘军2,房伯平1(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东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黄杨,熊信果,邹小云,丁戈,谷德平(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江西地方花生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张瑞,王洋,Shahid Hussain,刘永昊,邵星宇,杨硕,陈英龙,韦还和,戴其根(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水培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耐盐筛选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刘利成1,2,李小湘2,黎用朝2,潘孝武2,闵军2,刘三雄2,刘文强2,胡敏2,段永红2,余亚莹2,张海清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水稻种子耐厌氧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郭向阳1,吴迅1,王安贵1,刘鹏飞1,涂亮1,祝云芳1,王良发2,陈泽辉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玉米Suwan和Iodent改良系育种应用探索与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陈玲玲1,2,刘亭萱1,谷勇哲2,宋健1,3,王俊1,邱丽娟1,2(长江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豆叶柄夹角相关基因GmILPA1单倍型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邵玉娇1,曾攀2,李再云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生命与化学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芸薹属种间和属间杂种和异源多倍体的偏亲表型及遗传机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李基光1,王艳兰1,向兰舟1,邓晶2,朱建宇1,王利群1,汤睿1,余应弘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69份穇子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李高科1,陈琦2,孟鑫2,林海建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秋水仙素加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邸垫平,路银贵,张爱红,杨菲,田兰芝,苗洪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项伟1,许健2,董芳1,张道微1,黄艳岚1,张亚1,张超凡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基于模糊数学的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模型[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邵雪飞1,李国良2,杨阳2,付才2,李孟军3,赵敏1,刘子会2(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李燕芳1,冯芳2,肖汉祥1,袁龙宇1,周柏权3,邱树青2,张扬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及其初定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范英明1,董明亮1,党磊2,张鸿景2,齐帅征1,赵健1,张金凤1(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华北落叶松全分布区天然群体的球果变异分析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高春燕,秦军红,徐建飞,段绍光,卞春松,金黎平,李广存(农业农村部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基于联合分析方法的二倍体马铃薯群体抗旱性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赵亚梅1,陈蕾1,吴春梅1,秦思1,翟俊文1,任惠2,吴沙沙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阳桃R2R3-MYB家族成员鉴定及其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的表达[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李云梦1,喻倩2,王昭1,栾一凡1,董朝沛1,赵众欢2,高景阳1,许静1,宋云霞1,周子键2,陈甲法2,吴建宇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玉米穗腐病籽粒抗性与穗轴抗性的相互影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李洋1,2,张金梅2,严俊鑫1,陈晓玲2,辛霞2,卢新雄2,尹广鹍2,何娟娟2(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花叶玉簪试管苗限制生长保存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蒋红娇,王财金,赵慧艳,王洋(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北方春大豆苗期根系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马娟,曹言勇,朱卫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穗轴粗和出籽率全基因组预测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 余华胜1,张尧锋1,钱伟2,贺亚军2,傅鹰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利用DH和IF2群体检测油菜产量QTL[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第6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