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易1,宋健林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卢黎歌,李迎霞,李华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初心与现实考量[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任志锋(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权威与自治: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张培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判断 ——基于各国发展经验的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冉昊(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福利国家贫富分化的原因与二次分配调节的局限性[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陶日贵1,田启波2(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事实·理论·策略:鲍曼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董柞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冲突研究的理性范式:争论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张晓(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双重批判”[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孙云飞1,刘昌明2(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印太”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形成与美国霸权护持[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本刊资料室).《教学与研究》2019年总目录[J].教学与研究,2019,第12期
-
李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与历史经验[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蔡万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金融化视角下的美国经济结构与中美经贸摩擦[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刘胜湘1,李奇前2(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角色、价值、实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姜少敏(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顾海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始阶段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 ——《马藏》第一部第一至五卷论要[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王鹏(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建构与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探究[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孟锐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意”与“公意”之辨 ——论实现人民主权的两种原则的区别、困境及融贯[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隽鸿飞(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项久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以“适度多元化”和“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为导向 ——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马乔恩,马俊峰(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9,第11期
-
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70年 ——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的战略抉择[J].教学与研究,2019,第10期
-
陈金龙,吴昊天(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中国70年国庆纪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教学与研究,2019,第10期
-
朱雪微(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美好生活”的观念演进与实践探索[J].教学与研究,2019,第10期
-
刘水静1,2,朱洁仪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J].教学与研究,2019,第10期
-
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新中国70年的成就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J].教学与研究,2019,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