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伟1,2,3,刘建平4,5,6,钟泓7,黄细嘉8,9,10,11,蔡红12,1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湘潭大学商学院;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湘潭大学红色旅游研究中心;湖南旅游研究基地;桂林旅游学院;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南昌大学旅游研究院;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西红色旅游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对话实录[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阎友兵,欧阳旻(湘潭大学商学院).基于新发展理念的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以韶山市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张良泉1,唐文跃2,李燕琴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地方依恋对红色旅游地游客重游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韶山风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李欢欢(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红色旅游背景下沂蒙精神地方认同构建研究[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贺小荣,徐海超,夏凡(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红色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以遵义市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李慧,聂寒玉,张园园(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红色旅游中敬畏情绪的唤起对游客负责任旅游行为的影响[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马勇1,唐海燕2(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湖北大学旅游学院).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与创新研究[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肖刚,林文凯,李文明,夏玮妮(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王金伟1,2,3,张丽艳4,李雪松5,鹿广娟1,孙东琪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政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A/MBA教育中心).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对青年出游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王悦1,秦兆祥1,张薇2,谭慕华1(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的价值内化与认同凝聚:表征、过程与机理[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朱东国,马伟,张伟伟,黄志武(湘潭大学商学院).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红色旅游体验建构研究* ——以湖南伟人故里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熊澜洁1,龚志强1,2,王文辉1(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南昌市湾里管理局).红色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扶贫效应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以江西瑞金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许春晓,李洋(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探索* ——基于中国知网2004-2021年的中文期刊与报纸数据[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蒋金桦,张燕(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长征文旅空间的重构研究* ——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6期
-
章杰宽(桂林旅游学院东盟旅游研究基地).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保继刚1,冯劲,黄细花2,赵雪璎3,吴盈盈4,王昆欣,褚倍,李冬,汪汇,罗晓东5(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宋城演艺集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专题笔谈: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张朝枝1,2,胡婷1(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对旅游人才需求特征的影响[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梁增贤1,罗秋菊1,郑雅馨1,刘大可2,褚玉静3,张宏梅3,王春雷4,杨征5,胡兵,戴光全6(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新经济格局和数字技术下的会展业变革”系列笔谈[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罗秋菊1,2,3,王中可1,3,吴传龙1,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数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转危机为契机: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对我国文旅人才继续教育模式的重构* ——以在职培训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周佳丽,汪秋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游客体验视角下国家矿山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薛瑞,张海霞,周寅(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的知识图谱与阶段特征[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邹统钎1,2,张朝枝3,张捷4,苏明明5,孙业红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遗产旅游研究如何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重新认识遗产旅游”系列对话连载(五)[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程冰,周丽媛,杨乃桂,黄丽春(桂林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文旅人才“双循环”非学历培训模式研究 ——以桂林旅游学院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为例[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彭菲,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对文旅人才培养的反思[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王昆欣,汪汇,褚倍,李冬,吴盈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基于毕业生调查的旅游业人才素质研究:素质特征、影响因素、内在关联[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代姗姗1,刘巧玉2,陈芳芳2(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洪水冲击下的旅游小企业恢复力与危机规划[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
冯劲(中国旅游研究院).从文旅融合发展谈“四项能力”修炼的重要性[J].旅游论坛,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