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资源转换与中国儿童文学语言现代化的生成[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张士闪(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唐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十七年”杜甫研究与杜甫主题小说创作的互文性考察[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王婉波(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中国网络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面向及实践路径[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唐小林(上海大学中文系).如何处理“失败”经验?——重识丘东平的抗战文学[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刘潇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介“世界苦”——翻译与早期创造社的情感想象[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秦中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诗史互证何以可能?——兼论《出塞》诗中的飞将形象[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历史主义的审美启蒙——赫尔德的“天才灵魂学”[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李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以文取位”与“永嘉文体”的生成[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野草》“四典”综论[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侯敏(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深于比兴”与先秦诸子的文学意象[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朝戈金(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与文化交融传播研究中心).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从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出发[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高冀(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论夏尔·巴托“美的艺术”的五重维度[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杨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自然山水与“渔樵”诗学——贾平凹秦岭书写的文化视阈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谢文君(北京大学中文系).舟游与神游:江户时代的拟赤壁游和赤壁会[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刘程程(辽宁大学文学院).文与画的精神共振与审美会通——论汪曾祺的跨域写作经验[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左汉林(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杜甫行踪遗迹考察与杜诗学研究[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李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创业史》中的历史与农民意识[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邢程(浙江大学文学院).忧郁症的障眼法——重审《沉沦》的“现代性”[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朱首献(浙江大学文学院).梁启超“新史学”与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仲济强(西北大学文学院).与怨鬼对坐:《起死》与鲁迅的晚期风格[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蔡丹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陶渊明集》的编纂思想及其对唐代世俗社会的影响[J].文学评论,2023,第6期
  •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文化地理建构——《尚书·禹贡》的早期书写研究[J].文学评论,2023,第5期
  • 刘文勇(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文学自觉说”再探析[J].文学评论,2023,第5期
  • 姚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本关系中的诗意——论苏轼诗歌中的“异时文本组”[J].文学评论,2023,第5期
  • 韩高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进路[J].文学评论,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