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洁1,张中杰2,曲晓黎1,张娣1,张金满1(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朔黄铁路暴雨灾害风险评估[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邵步粉1,蒋滔2,林凌1,林艳3,陈家金3(福建省福州市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台;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GIS的福建省茉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与评估[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黄秀韶1,2,李芳3,刁秀广1,4(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台).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方楠1,姜舒婕2,闫晓敏3,阮小建4,马辛宇4(浙江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速超短期快速滚动预报技术[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刘志丰1,2,丁锋2(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气象局;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局).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沿海风速多步预测研究[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邢峰华1,2,黄彦彬1,李光伟1,李思腾3,车云飞4,毛志远1(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ZDR柱识别方法在海南地区的应用[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刘颖1,2,朱君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研究实验室;江苏省响水县气象局).生物质燃烧输送对青藏高原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康宁1,2,3,刘向科4,曹冬杰1,3,高慧婷5,惠雯1,2,3(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风云四号A星闪电成像仪程序自动上注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茆佳佳1,焦志敏1,张雪芬1,王志诚2,王志成1,马强3,周铁桩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气象局).天线罩疏水层老化对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影响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陈京华1,杨和平1,陈楠1,陈瑞2,姜筱玮1,杨笛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宁夏自然资源信息中心).WebGIS技术在气象网格产品精细化服务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李永生1,李高洁1,陈逸智1,张光宇2(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广东省气象台).高频精细化气象格点数据实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黄彬1,高荣珍2,时晓曚2(国家气象中心;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台).GRAPES-TYM模式对我国东部近海海雾预报性能评估[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邹瑾1,2,李君3,高理1,2,孔祥宁1,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试验室;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山东区域性高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增暖的响应[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黄哲1,韩路杰2,金茹3,黄春涛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局;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浙江天目山区台风暴雨特征和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马洪波1,陈长胜2,马梁臣1,杨玥3,李江波4(吉林省气象台;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台).冬奥张家口赛区降雪天气分型及其预报概念模型研究[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龙海川1,陈起英2,3,朱克云1,龚玺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CMA-GFS全球模式海洋边界层高度的主要偏差特征[J].气象科技,2022,第6期
  • 胡颖1,2,殷娴2,陈剑桥1,袁华1,段志方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基于GIS的云南省1km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评估[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余永城,王笑,魏夏潞(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福建气象综合业务平台融入“天擎”技术方案设计及实现[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李博1,吕桂恒2,高飞3,刘飞4,郭文明5(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气象局;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气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91937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91876部队).鲁西南2020年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形成机制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钱卓蕾1,马洁华2,3,4,5,沈晓玲1,钱月平1(浙江省绍兴市气象台;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弱天气强迫背景下浙江两次暖区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李健1,2,3,王宇1,2,3,刘泽1,2,3,李哲1,2,3,吴大伟1,2,3,陶汉涛1,2,3,张磊1,2,3(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电网雷击风险预防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雷电定位数据的深度学习雷电预报模型[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吴迎旭1,张礼宝1,张迎新2,周一1,赵柠1,孟莹莹1,栾晨1,赵广娜1(黑龙江省气象台;北京市气象台).黑龙江省一次强降水的动力强迫作用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余田野1,徐达军2,余彦龙3,贺姗1(湖北省防雷中心;武汉雷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亳州市气象局).湖北省地形特征对雷电参数的影响[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陈昊1,汪章维1,王晗1,孙剑2,郭佳2,王志诚1(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基于CINRAD-SA双偏振雷达新型定量降水估测方法研究[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潘巧1,林其雄1,刘智勇1,张滔1,章卓雨2,何正浩2(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OPTICS聚类算法的雷达数据雷暴单体识别方法[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胡鹏宇1,陈传雷1,徐爽2,严俊1,侯婉婷2(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局).一种基于分布式的雷达拼图处理系统框架[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 杨国彬1,舒康宁1,李成鹏2,周可1,番聪聪1,蒋锐1(云南省气象信息中心;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云南探空仪换型温度和位势高度观测数据对比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