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红(北九州市立大学文学部;衡水学院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董仲舒论“情”[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张晶晶(沈阳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及方法 ——以《喜福会》程乃珊译本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王文书(衡水学院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衡水学院董子学院).新发现大运河碑刻《重修敕赐法雨禅寺碑记》[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戴艳,陈畅(衡水学院美术学院).衡水市第四中学IP 形象设计[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王晓强,戴艳(衡水学院美术学院).衡水市第四中学校园文化学习场景设计[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李国强,李海(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雷海宗在西南联大时期的学术活动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李科毅(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学院).《论语》“兴于诗”章与乐感的培育、融通及升华[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秦跃宇,李彤(湖州学院人文学院;鲁东大学文学院).严自完《春秋要解》解经特点[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魏可音(中山大学哲学系).近三年张栻研究学术史(2021-2023)[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赵杨,武世华(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毗卢寺明代水陆壁画“五瘟使者”图像考辨[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吕存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康有为对董子之学的诠释和发展 ——以《春秋董氏学》为中心[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甘立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春秋繁露·灭国》的存亡思想[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曾力(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莫贵于人:董仲舒天人之学中的人贵思想[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刘云升(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论农村承包经营户债务承担规则之适用 ——《民法典》第五十六条释疑[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三统”与“三道” ——司马迁对董仲舒学术的传承与发展[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王松(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国社会对董仲舒的认识:以《学衡》为中心[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姚远,李泽玉(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第九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 ——西蜀之学的玄静气象[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杜胜利(河南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自组织精神观的推动原则[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呼延梁婷(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温海明《周易明意》卦变说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原理?[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余治平(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董子学院;董仲舒国际研究院).《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郑毅(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申府对罗素哲学的推介、辩护与收摄[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罗惠龄(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董仲舒《士不遇赋》的易学思想 ——以本体诠释学的认知模式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张淇,何善蒙(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孔子形象[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杜运辉(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学会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张岱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先生手稿之《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一)[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
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董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可能贡献 ——“2023 衡水•董仲舒儒家思想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开幕致辞[J].衡水学院学报,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