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林1,2,3,王强1,2,3,唐功建1,2,3,李成1,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冈底斯陆壳属性与显生宙生长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陈孟,任涛,李俊(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滇东北富乐铅锌矿床中铜、镍矿物地球化学 特征及成因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肖嵩1,王俊1,2,王敏1,洪刚1,李音3,周家喜1,2(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云南临沧岔河稀土矿床矿物学和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杨昌华1,周家喜2,罗开2,姜永果1,李晓红1,杨丰铭1,陶永林1(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兰坪-思茅盆地发现钴超常富集矿化点[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杨德智1,周家喜2,3,孔志岗4,吴越5,黄智龙6,金中国7(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长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闪锌矿矿物结构对Ge超常富集的制约: 以贵州竹林沟Ge-Zn矿床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朱强1,2,陆三明1,赵丽丽1,郭冬3,张赞赞1,2,杨本忠4,韩长生5,金敏1(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2地质队).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昆山叠瓦式逆冲断裂带构造 特征: 来自钻孔和地球物理方面的新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王敏1,2,周家喜1,2,周美夫3,肖嵩1,李音4,张子军4(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云南普雄风化淋积型铌稀土矿床中铌的赋存状态 和富集规律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田静,杨光树(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滇东南都龙锡多金属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 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汪礼明1,郭兰萱2,王涌泉1,郑义3,田志刚4,欧阳仕元4,王成明3(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广东凡口铅锌矿床逆冲推覆构造体系: 地质特征、演化序列及控矿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杜商岚1,2,3,李鹏飞1,2,张运迎4,令佳琪1,2,3,胡万万1,2,3,李震1,2,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粤东河源盆地晚白垩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朱恩异1,2,王雷1,任涛1,韩润生1,蒋宗和1,何昊1,黄亚虎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湘南长城岭矿区塘下垄花岗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卢贸达1,徐磊1,任厚州1,刘雨2,杨兴玉1,赵征1,孟庆田1,周昌祥1,周家喜3,4(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四地质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半边街铅锌矿床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王寒枫1,2,梁晓峰1,邓阳凡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部地壳流可能分布范围的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刘兵1,2,3,孙载波1,2,3,陈棵1,3,周家喜2,3,马进华4,张虎1,3,段向东5,王敏2,宋冬虎6,肖高强1,3,包佳凤1,3,方雄1(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滇西遮放盆地西缘芒棒组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6期
  • 王核1,2,黄亮1,2,白洪阳1,2,王堃宇1,2,王振宏1,2,高昊1,2,周金胜3,秦艳1,王焰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锂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评述和展望[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何宏平,杨武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我国稀土资源现状和评价[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李五福1,刘金恒2,李善平1,贾春兴1,王成武1,周金胜2,王春涛1,许传兵2,谈生祥1,胡继春1,章荣清3,龚林2,王秉璋1,王强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藏高原东北部玉树地区尕朵-扎朵早侏罗世含(绿柱石-锂云母)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及成矿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陈剑锋1,2,3,文春华2,黄建中2,张锦煦2,汪程3,唐勇4,吕正航4,周芳春5,陈虎5,曹创华2,陈宇鹏2(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幕阜山南缘仁里稀有金属矿区7号伟晶岩脉、辉石闪长岩脉特征及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王焰1,2,3,李宁波1,2,3,朱建喜1,2,3,鲜海洋1,2,3,朱润良1,2,3,陈情泽1,2,3,马灵涯1,2,3,吴世军1,2,3,梁晓亮1,2,3,肖兵1,2,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诱导成矿学: 一门亟待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赵斌1,2,王利杰1,2,张宝金1,2,耿明会1,2,秦绪文2,3,张如伟1,2,杨振1,2,陈玺1,2,吕文超3,张旭东1,2(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海东部次海盆南侧基底结构与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谢会文1,汪伟2,徐振平1,尹宏伟2,罗浩渝1,杨庚兄2,章学歧1,段云江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库车坳陷中秋构造转换带三维构造模型及成因机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向必伟1,陈林2,张强2,王志国2,高成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别造山后伸展变形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王凤林1,2,魏俊浩1,李小亮3,张新铭1,徐崇文1,李艳军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二叠世岩浆作用:来自尕之麻地区花岗岩的制约[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苏楠,朱光(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西地区白垩纪地层序列与年代学框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秦亚,冯佐海,吴杰,白玉明,邢全力,薛云峰(广西有色隐伏金属矿产勘查与新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华南新元古代南华裂谷盆地沉积超覆时限:来自桂北地区丹洲群底砾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罗财宝1,2,徐畅1,2,余小清1,2,刘洪涛3,杨雪1,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粤西福湖岭早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秦咏辉1,田云涛1,2,陈东旭3,4,张增杰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国土资源评价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地震局).华南南缘晚白垩世晚期的构造反转及其机制——来自广西玉林盆地的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 阮梦飞1,2,3,熊小林1,2,王锦团1,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度和体系组成对钒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影响及其应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