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枝1,2,张鑫1(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山大学国家公园国际联合实验室(张家界)).流动性的旅游体验模型建构——基于骑行入藏者的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孙瑜康1,孙铁山1,席强敏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创新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尚勇敏1,曾刚2(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作用和机制[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汪侠1,甄峰2,沈丽珍2,吴小根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黄静波1,范香花2,黄卉洁3(湘南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生态旅游地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形成机制——以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杨传开1,刘晔2,徐伟3,4,宁越敏3(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莱斯桥大学地理系).中国农民进城定居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基于CGSS2010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赵亚博1,刘晓凤1,葛岳静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分布格局及其与中国合作中的相互依赖关系[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肖露子1,2,柳林3,4,宋广文1,2,周素红1,2,龙冬平1,2,冯嘉欣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社区环境对入室盗窃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韩冬,乔家君,马玉玲(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快速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性时空分异及其演化——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李钢1,2,王会娟1,2,谭然1,2,付莹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成功案例”的管窥[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徐冲1,柳林1,2,周素红3,4,姜超3,4(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微观空间因素对街头抢劫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以DP半岛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宋周莺1,2,3,车姝韵1,2,3,刘卫东1,2,3(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格局与结构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李俊峰,高凌宇,马作幸(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跨江择居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王洋1,2,3,金利霞1,2,3,张虹鸥1,2,3,吴康敏1,2,3,王长建1,2,3,黄耿志1,2,3(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社会空间视角下广州居住地犯罪风险的格局与模式[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林琳1,2,李诗元1,曾娟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增城客家聚落时空演进过程及动力机制[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梁宇,郑新奇,宋清华,白书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大陆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赵海卫1,2,3,郭柯1,2,乔鲜果1,2,刘长成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垫状驼绒藜高寒荒漠的生态地理特征[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乔鲜果1,2,郭柯1,2,赵利清3,杨瑶1,2,赵海卫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青藏高原羽柱针茅草原的分布、群落特征和分类[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张文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居环境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两岸四地青年地理学者学术沙龙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J].地理研究,2017,第12期
-
杨勇1,2,邓祥征2,李志慧2,吴锋2,李小云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0-2015年华北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王成,王茂军(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山东省城市关联网络演化特征——基于“中心地”和“流空间”理论的对比[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梁双波1,2,曹有挥1,2,吴威1,2(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供应链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国际货代企业数据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王全良1,2(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动态空间模型的中国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李彩瑛1,2,阎建忠1,2,刘林山1,李兰晖1,3,张镱锂1,3,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基于TVDI的羌塘高原夏季土壤湿度变化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宋涛1,2,董冠鹏3,唐志鹏1,2,陈明星1,胡志丁2,4,梁宜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英国利物浦大学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能源—环境—就业三重约束下的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李延森,周金星,吴秀芹(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青藏铁路(格拉段)修建对沿线植被生态系统及其弹性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刘琼欢1,2,张镱锂1,2,刘林山1,李兰晖1,2,祁威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七套土地覆被数据在羌塘高原的精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祁威1,2,张镱锂1,2,3,刘林山1,王兆锋1,丁明军4,赵志龙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羌塘高原核心区2013-2014年土壤温度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
刘世博,臧淑英,张丽娟,那晓东(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冻土区MODIS地表温度估算[J].地理研究,2017,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