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子豪1,2,李想成1,吴昊天1,付鹏浩1,高春保1,张运波2,邹娟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长江大学农学院).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郑孟静,张经廷,崔永增,姚海坡,贾秀领,李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华北平原基于麦玉轮作的粮薯、粮豆轮作模式碳足迹评价[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吴丽倩1,2,王蕊1,杨玉荣1,高震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高温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杨晓燕,赵锴源,郑洪健,程霞(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钾营养利用及性状遗传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宣立锋1,魏建国1,牛早柱1,赵艳卓1,陈展1,王广海1,牛帅科1,马振伟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省食品质量安全技术监测中心).干旱胁迫对葡萄主要理化指标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李路丽1,2,宗营杰2,杨华3,徐红卫2,高润红2,陆瑞菊2,刘成洪2,陈志伟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氯酸盐处理对不同大麦地方品种苗期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刘晓颖,魏雅迪,李白,曹宏哲,藏金萍,张康,邢继红,董金皋(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与植物分子病理学实验室).灰葡萄孢BcPDR1与MAPK途径基因BcBMP1和BcBMP3的关系[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苏俏,金欣欣,李玉荣,程增书,宋亚辉,杨永庆,王瑾(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影响多彩花生种皮颜色的关键代谢物及ANS基因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姜莉莉1,孙瑞红1,张甘雨1,宫庆涛1,武海斌1,杜小康2(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现代设施果树技术创新中心;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苹果园种植长柔毛野豌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薄录吉1,2,李彦1,张英鹏1,仲子文1,孙明1,李冰3,刘兆辉1,孙翠平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长期施肥下山东潮土固碳特征及产量效应[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刘海岚,夏超,兰海(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贾晓君,董雅凤,张尊平,范旭东,任芳,张宝东,胡国君(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苹果4个器官不同部位RNA提取及病毒检测效果比较[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李志涛1,马文婧1,朱金勇1,史田斌1,李泓阳1,陈丽敏1,张俊莲2,刘玉汇1,刘震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田间持水量对马铃薯根系分布及其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姚海坡,董志强,吕丽华,张经廷,张丽华,姚艳荣,郑孟静,贾秀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微喷带灌溉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研究[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杨利艳1,高源1,朱满喜1,邓妍2,王创云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藜麦NRT2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贾羽晴,夏晶晶,薛百玲,税斐,曹程程,丁元飞,张泰康,耿照玉,金四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鸡ITGB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陈兵先,张琪,戴彰言,刘军(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大豆种子的生活力及萌发特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任思铃,李晓丽,宋晓飞,崔浩楠,孙成振,闫立英,朱雪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园艺植物涩味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朱文达1,谢志坚2,涂书新3,颜冬冬4,李林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玉米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应用模式研究[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李卓成1,陈环宇2,荣子国1,祝德玉1,朱望帅1,胡一涵1,王建林3(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播种方式和微咸水灌溉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丛百林1,薛吕帆1,盖凯1,赵延辉1,陈鹏1,陈余2,王梁2,吕学泽2,郭勇1,盛熙晖1(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市畜牧总站).利用miRNA测序技术鉴定调控种公鸡精子发生的候选基因[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张胜全,王拯,杨卫兵,任立平,叶志杰,高新欢,高建刚,娄鸿耀,杜冰,陈兆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群体调控对杂交小麦源库系统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赵信林1,刘洪强2,邱财生1,郭媛1,龙松华1,王玉富1(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不同保护性耕作对亚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胡伟1,张萌2,芶久兰2,魏全全2,龚确1,周年敏1,王艺1(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酒糟有机肥连续施用对湄潭翠芽茶叶生物效应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陈展,赵艳卓,牛早柱,宣立锋,牛帅科,魏建国,杨丽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葡萄霜霉菌侵染葡萄的表观特征及转录组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黄娟,周瑜,张亚勤,李泽碧,吴毓,奚江(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减氮增密对杂交糯高粱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程利华1,2,杨红兰2,张大伟3,马清倩1,张道远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疆抗逆植物基因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转ScALDH21基因棉花的耐盐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耿立格,孙娟,郄彦敏,王新栋(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海陆棉遗传重组技术和应用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李景蕻,张丽华,钟静,段连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不同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穴盘苗生长及生根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 郭莉莉,李飞,李彩红,赵瑞元,何叔军,刘冰蕾,张志刚,梅正鼎(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氮肥减量深施对油后密植棉花光合特性、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2,第A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