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好警察故事: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特点与传播效果 —— 以中国警察网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漆晨航,陈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数据侦查算法的规制:以检察监督为思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俞君1,2,孙梓翔2,文学国1(上海大学;上海公安学院).虚拟货币传销犯罪治理难点与打防策略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李耀光,常小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于风险沟通理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执法研究 —— 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立1,石拓1,2(北京警察学院;北京市公安局警察学院警务情报与数据智能标准实验室).警务数据价值释放的治理框架及实践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步洋洋(西北政法大学).论印证证明在认罪案件中的司法适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姬艳涛,林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无人机警务应用的时空逻辑与作用机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叶小琴,李静(武汉大学).重要江河环境犯罪系统治理的优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杨皓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破窗效应阻断及犯罪治理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宗宣羽(中国政法大学).场域理论视域下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证据开示制度[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晶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虚拟货币的刑事风险与应对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卢建平,王昕宇(北京师范大学).反洗钱罪名体系的失衡与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吴尚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风险社会背景下再犯罪预防的困境与出路 —— 以预防性监禁制度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程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德国宪法史上的论战与宪法传统的形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明(北京警察学院).数字公安:基本逻辑、治理方式与实践进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爱华,李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黑产犯罪的复杂结构识别与精准治理探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林慧青,董少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群众路线视域下社区警务的时代价值及实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台治强,冯乐鹏(西北政法大学).专家辅助人视阈下二元化鉴定意见审查模式之重塑[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牛津(北京警察学院).暴力威慑与权威认同:警察武力使用的困境与进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蔡艺生,翁春露(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法治“域外体系”的理论阐释与理性建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谢波,陈嘉鑫(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博弈论视域下“杀猪盘”犯罪侦查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郑澎,宁维卫(西南交通大学).论网络恐怖主义的情境叙事、价值对齐与行为动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舒登维(北京师范大学).被害人危险接受处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包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芬太尼危机”的发生逻辑与治理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麦买提乌斯曼(新疆农业大学).非法获取一般网络数据行为的刑法规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耿亚波,刘志勇(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欧洲刑警组织情报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周艳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新时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警察民事调解制度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莉(西南政法大学).我国刑法第64条“特别没收”相关制度适用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赵桂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嫌疑人罪责感的理论建构与实证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文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察强制力”与“警察武力”之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