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智庭,卢琳萌,王馨怡,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十年回顾与近未来展望[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秦渝超,刘革平,许颖(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学活动 ——基于活动理论的模型构建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钟秉林,陈枫,王新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本土经验与理论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程黎,陈啸宇,刘玉娟,刘鑫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模型的建构[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赵磊磊,赵玉洁,张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鲁东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伦理观照与风险消解[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陈纯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社交媒体如何影响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唐玉溪,何伟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后发跨越式赶超:智能时代中国高职教育变革路向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高茜,刘美凤(北京开放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赋能老年角色建构:场景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孙银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演进、理论发展和实践发生逻辑[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2期
-
王树涛1,鲍俊威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赵晓伟1,祝智庭2,沈书生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育提示语工程:构建数智时代的认识论新话语[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侯怀银1,原左晔2(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数字化呼唤数字教育学[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周炫余1,陈丽1,徐亚倩2,郑勤华1,蔡超飞3(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深度学习的cMOOC参与者交互水平自动评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袁萌1,杨现民2,李康康1(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网络学习资源进化预警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刘晖,张艳芳(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战略与成效[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温静,刘宏蕊(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新时代国情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曹雅宁1,柯青1,王笑语2,陈茹芸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图书馆).MOOC平台设计如何引导用户深度参与学习 ——基于劝导技术理论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1期
-
冯晓英,林世员,何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概念模型与实施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熊华夏,李海鹏,关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部直属机关党校办(宣传中心)).研究生思政课堂参与类型及其生成机制 ——关系性存在理论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陈岩(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的价值意涵与实现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朱永新(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育强国建设:内涵、挑战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张铭锐,闫志明,张昕(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院)).人文理解的遮蔽与复归:青少年网络沉迷干预之困及其纾解[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顾小清,宛平,姜冰倩,陈守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信息科技教师教育相关者为新课标做好准备了吗? ——基于多维视角的全国调研[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同富裕背景下重新思考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关系[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
张务农(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超越人文主义的教育学? ——论教育学应当如何面对后人类主义的技术人假设[J].中国远程教育,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