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单正齐(西南大学哲学系).论法藏华严学的圆融时间观[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王飞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小学为本、经世为用:曾国藩的赋论思想[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原史”: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原初符号形式[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李长泰(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船山人本思想地道依据的三层逻辑建构[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张利文(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吾道一以贯之:孔子思想由仁至礼的内在逻辑[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姚卫群(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发展的差别与特色[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吕箐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双重视域下《通书》之“无为”与“诚”关系探析[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感而遂通”:交感、感动与教化——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切入点[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杨延平(山东大学文学院).从《读通鉴论》管窥晚年王夫之对贾谊形象的接受[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张峻峰1,王锟2(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传统到新变:论“气”的发展向度及其内在演进逻辑[J].船山学刊,2022,第6期
  •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天人之辩的多重意蕴——基于《荀子·天论》的考察[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白奚(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恒先》的宇宙生成论及其思想价值[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赵斌(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日记视域下的“顾黄王”并称与船山学的发生[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陈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论叶朗对王夫之诗学意象思想的阐释[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刘蒙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杨时仁体论对于二程仁学的取舍与融汇[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郭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记忆与社会意识研究中心).“洞庭波”:洞庭湖的地理认知与文化记忆[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袁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跨文化视野下“沉默”在早期中国的开展与践行——从《晏子春秋》谈起[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寻霖(湖南图书馆).船山湘籍师友著述及版本述录[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毕明良(西藏民族大学).思孟“五行”为何是“造说”?[J].船山学刊,2022,第5期
  • 王泽应(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船山著作刊印和思想传播的风雨历程[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陈屹(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明清学术中的“尽心知性”说——以王船山、戴震、焦循为中心[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吴国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论王船山“人皆可以作圣”说[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李红丽(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感哲学视域下的孔子仁学与成人之道[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李元鹏(军事科学院).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作战思想合论[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传统哲学对欧美思想的历史影响[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梁满仓(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阮籍由儒入玄的思想历程及践履[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林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顾炎武对明代科举官方参考书的反思批评及其意义——从《书传会选》到《四书五经大全》[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