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承财1,方琰2,厉新建1,3,蒋依依2,4,把多勋5,王灵恩6,秦静1,陈钢华7,吴丽云8,徐明9(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北京市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冰雪经济研究院).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与路径创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周学军1,向林娟1,2,雷彩霞1,3(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空港管理学院).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网红旅游目的地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贾亚娟,范子珺,张新奇(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环境价值观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基于环境态度的中介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姚佳妤,刘蕾,范晓鑫,贾文茜,杨欣(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技术认知与推广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张美琪1,刘帅1,郭庆海2(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政府激励、感知价值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张禹书1,张应良2,龚燕玲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高标准农田建设抑制了耕地撂荒吗?——基于全国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苏明明1,王梦晗1,王欣然2,靳敏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游憩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保护行为的关系研究——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杨兴华1,2,3,杨帆2,3,周成龙2,3,霍文2,3,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2,3,何清2,3,王文彪4(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沙尘暴重点实验室;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基于野外观测的巴丹吉林沙漠跃移起沙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全香凝,张宏梅(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自然融入动机对森林游客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李瑞1,2,谢梦月1,钟林生2,李瑶3,杨火木1,唐承财4(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环境关心、环境情感与亲环境行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谢海丽1,罗文斌2(烟台科技学院葡萄酒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城市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理及其群组差异研究——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卢宗亮1,2,3,吴奕龙1,3,黄坛俊1,3,刘洁莹3,4,郑涵1,3,刘晓菁1,3(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财经大学数字政府与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基于LEAP-LANDIS情景模拟的城市碳代谢格局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于尚坤1,2,刘照胜3,4(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双碳”目标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廖鹏1,罗磊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生态教育对大学生农业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1114份农林类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朱春芳,许乃政,龚建师,檀梦皎,陶小虎,王赫生,周锴锷(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李慧涛1,2,3,韩劲4,2,3,5,陆刚6,2,5,曹夏晗2(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河北地质大学区域制度研究中心;河北地质大学太行资源环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科协智库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基地;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太行山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基于产业生态化实现过程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刘靖宇1,王浪1,卜丽娟2,蒋磊1,郭帅1,王杰1(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人民出版社).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牛存洋,寿文凯,杨喜田,钱建强,杨建涛(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太行山南麓3种典型灌木枝-叶功能性状及其适应策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陶佳1,雷泽勇1,2,王国晨3,周凤艳1,白文强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退化土地生态治理研究院;辽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凋落物的分解与养分释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管芸1,2,唐仲霞2,3,陈正逸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刘殿君1,朱锐鹏2,吴海霞3,高志强4,陈正新1,孟庆东5,韩锁垠6(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准格尔旗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鄂尔多斯市水利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水利局).十大孔兑沟道工程泥沙阻截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俞天琦1,2,郝媛媛1,白小明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HSV变换与监督分类结合的沙漠信息提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2期
-
张美玲,张复宏(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苹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的经济效果评价——基于新成本效率模型的对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王凯1,刘美伦1,甘畅1,2,赵燕1,景程宇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王莉琴1,石培华1,2,张毓利3,张一楠1(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网络演化及驱动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张红丽1,2,韩平新1,滕慧奇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户收入?——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刘愿理1,2,姚焱1,廖和平2,何田3(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新时期脱贫地区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及特征分析——基于重庆市4193户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兰峰,林振宇,黄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