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荐(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文学院).“成语”术语化进程刍议[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赵林晓1,杨荣祥2(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重动式“(S)VO1V到O2”的构式化及其历时演变[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李晋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试论“副词性小句是话题”[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刘红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连-介兼类词“由于”的历时演变及其路径——兼谈“由于”与“因为”的异同[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张秀松1,刘通2(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无奈”的词汇化及后续演变[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李桂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汉语方言必要类情态动词“着”的功能和语义演变[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李蓝(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甘肃秦安方言声调的特点[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陆俭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关于汉语词类问题的两次大讨论[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会务组).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J].语文研究,2022,第4期
  • 吴福祥(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晋语复数词尾“每(弭、们)”的多功能性[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赵晓阳,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河北邯郸晋语入声的过渡性特征[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宗守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河北张家口方言的认识情态副词“横是”[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谭景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词典》对“满+名”等条目的修订——兼谈词典收词、释义的系统性[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张素凤,葛海楠(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许慎《说文解字》之“词”观探析[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徐正考,张欢(吉林大学文学院).两汉指称化标记条件句的句法、语义及成因探析[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殷树林,杨帅(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禁止副词“别”的来源新论[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殷商至西周文字繁简演变的量化比较研究[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邓飞(西南大学文献所).旧释“娩”之甲骨文当释“?(豢)”[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秘书处).第二届“唐作藩音韵学奖”评奖工作即将开始[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本刊讯.《任尔西东:〈国语学草创〉原理》出版[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本刊讯.《现代汉语隐语研究》出版[J].语文研究,2022,第3期
  • 叶芳1,张磊2(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从立法语言类指性“的”字短语的使用看语体与语法的互动[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雷瑭洵(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秦汉语的述谓形容词[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胡波(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先秦两汉“打猎”义动词更替考——基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与异文材料的综合考察[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黑文婷,党怀兴,黑维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土高原地名中“坬”的音义及来源[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储泽祥,申小阳(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状态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组配的一致性和差异性[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于赛男,李劲荣(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褒赞性构式“V+在+N地点”的形成动因与机制[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商怡1,2,武建宇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掩映”词义演变中深层隐义素的核心作用[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社区词理论:已有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J].语文研究,2022,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