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禹(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隐性否定“才怪”的反意外功能和语用化路径——兼议反问与反事实在隐性否定上的语用分化[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鞠晨1,袁毓林2(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片面(地)+VP”的语义解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王恩旭(济南大学文学院).表致事“对”的句法语义条件及相关解释——兼谈语义引申的“跷跷板效应”[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高增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有”字共宾结构的产生[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王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话题语气词的功能及其系统[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匡鹏飞1,曹亚敏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饰句语气副词的修饰性及其辖域[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张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特区与语言创新——以新兴标题格式“你不知道的X”为例[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李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方言的语气词选择问句[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朱嫣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方言的非现实性代词复指型处置式[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蒋协众1,蒋遐2(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湖南邵阳话虚词用法的“啰嗦”[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李宗江(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昆山校区).“整天”类时间副词的负面评价表达[J].汉语学报,2022,第4期
  • 贾红霞1,李宇明2(北京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语言科学院).中国家庭结构与儿童语言发展[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周韧(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汉语副词语义分析中的概率特征——以一组确认义副词的辨析为例[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冯军伟(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文学院).让步条件标记“就”的语法化及动因——兼论话题标记“就”的两种语法化模式[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石毓智1,王统尚2(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文学院).语法化对汉字变异的影响[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董思聪1,徐杰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词汇规范的标准问题与方言词汇进入共同语的条件[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王莉宁(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汉语方言入声归派的类型及方式[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王晓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所).三十年来山西隰县方言的语音变化[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张进凯1,金铉哲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韩国延世大学文学院中文系).“V走”和“V去”互换性的多重对应分析[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赵锦秀(南京大学文学院).晋北平鲁方言的语气副词“作准”及其来源[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谢荣娥(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莫之或欺”之“或”再释[J].汉语学报,2022,第3期
  • 施春宏,赵博文(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语体机制的量度效应[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温锁林(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准定语现象的新思考[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雍茜(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释“违实”——兼论与“反事实”的差异性关联[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董秀英(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与语言规划研究所).汉语后置元语用假设小句的类型与功能[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张舒(燕山大学文法学院).“N1V+N2”定中式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成分的隐现规则[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彭睿(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汉语估评句的产生方式——兼谈图式性构式的来源和形成机制[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