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立兵1,王依然2(华中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政策落地的实然现状、矛盾冲突和治理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郑宏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我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工具选择及优化研究——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邱菊,张红(沈阳大学).“双减”政策下小学阶段教育生态圈的优化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彭佳1,于海波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如何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留岗意愿——基于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辛晓玲1,魏宏聚1,2(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新时代课堂教学秩序的重构[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郭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监管政策分析及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毛菊1,2,吴凯欣1(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论乡村教师“乡贤”到“新乡贤”的行动逻辑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苏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正向勉励:教师激励学生的关系理性与路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毋靖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迷失与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段发明1,刘业辉2(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技术取向到文化取向: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如何“下得去”且“用得上”[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焦磊1,徐慧铭2(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调适[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卓明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新视角: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李晶(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钢琴教学中的民族文化魅力——广西民族特色的键盘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姬甜甜(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新中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进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6期
-
曹瑞1,杨莉娜2,樊雅琴1,李凤堂1,张妍1,杨春芳1,符晓梅3,刘明娜4(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滨海新区泰达街文教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多元主体参与下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麻超,王瑞,曲美艳(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家校社协同推进青少年生命教育:基于交叠影响域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谢剑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所).职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与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白文昊(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增值评价素养的结构要素、生发机理与培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曹松林,周筠,陈慧(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防疫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朱江华(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质量文化: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发展的内生性建构思路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张世义1,陈颖2(扬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苏州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质量文化视角下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挑战及其应对[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曾万里1,易希平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党总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德育与心育融合的逻辑基点、精神意蕴及实践路径——基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王胤,沈文慧(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古典诗词音乐化及其美育功能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文建章(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质量课程建设:牵引、浸润、回应[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陈文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学科评估与大学内外部资源配置——大学趋同化的理性解释[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毋磊1,郑曼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吉利汽车学院).高质量义务教育的基本保障:学龄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切性分析——以浙江省为样本[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
谢永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高等教育扩张与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结构排斥解释(1978—2008)[J].当代教育论坛,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