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董学兴1,2,吕林兰2,赵卫红2,陆妍2,刘其根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江苏省沿海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氨氮胁迫与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原作辉1,2,杨东海1,2,樊伟1,张胜茂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基于卫星AIS的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分布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张婷婷,高宇,王思凯,刘鉴毅,张涛,宋超,赵峰,庄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口湿地景观格局与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尺度效应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李杰,晏磊,杨炳忠,张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罩网兼作金枪鱼延绳钓的钓钩深度与渔获水层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宋超,赵峰,杨琴,冯广朋,张婷婷,王思凯,庄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长江口北支凤鲚深水张网渔获种类组成及其危害性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解明阳1,陈新军1,2,3,4,5,汪金涛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灰色系统的太平洋褶柔鱼冬春生群资源丰度变化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唐莹莹1,2,乔玉宝1,2,蒋志伟3,张静4,张若男5,田晓清1,马丽艳1,张晓玲3,陆亚男1,樊成奇1,杨桥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刘俊果1,2,宋炜1,2,蒋科技1,2,梁述章1,2,张凤英1,谌微1,马凌波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和仔鱼形态观察[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魏凯1,2,蔡红英3,陈春山1,2,张旭光3,郭弘艺3,李超4,马龙1,2,郭明磊1,2(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细鳞鲑对水溶性氨基酸的嗅觉行为反应[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么宗利,衣晓飞,来琦芳,周凯,高鹏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盐碱地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碱环境下鱼类氮排泄机制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刘永利1,余雯雯1,石建高1,王磊1,王绍敏2,李雄1,闵明华1,王鲁民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聚乙烯渔网材料的紫外老化与疲劳性能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闫珍珍1,2,郭全友1,林听听1,刘鑫1,张东1,肖冬雪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海马的功用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喻杰,付元帅,施志仪(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牙鲆甲状腺素受体β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其受甲状腺素调控的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6期
  • 任桂静,唐峰华,马春艳,张凤英,马凌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基于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的柔鱼亚科系统进化关系探讨[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李建华1,2,3,4,张鑫浩1,金岳1,林方龙1,陈新军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基于耳石和角质颚微结构的中国枪乌贼年龄与生长比较[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刘尊雷,马春艳,严利平,刘勇,李圣法,李建生,张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东海中南部日本鲭种群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王涛1,2,刘青松1,段亚飞1,李华1,董宏标1,张家松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低 C/N 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李磊1,陈栋2,彭建新2,张建明2,王磊1,陈帅1,全为民1,蒋玫1,姜亚洲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3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的诱集效果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吴祖立1,2,崔雪森1,张胜茂1,周为峰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南海台风活动特征及其对渔业活动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李志辉1,2,3,马杭柯1,2,3,张培1,2,3,徐莞媛1,2,3,孙金秋1,2,3,阎斌伦1,2,3,张庆起4,高焕1,2,3(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海工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和水体氨氮含量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李云莉1,高权新1,齐占会2,岳彦峰1,施兆鸿1,彭士明1,高阳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我国沿海典型水产养殖水域底泥中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多样性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粟丽,陈作志,张魁,张俊,王新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吕富,聂庆,吕林兰,赵卫红(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系).饲料过氧化水平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张红燕,朱文旭,赵诚,张宏叶,王涛,陈树桥,尹绍武,贾永义(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茹文红1,2,郑晓婷1,段亚飞1,董宏标1,刘青松1,张家松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章龙珍,庄平,张涛,赵峰,刘鉴毅,王妤,宋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华鲟幼鱼人工繁殖群体与自然繁殖群体鼻孔及骨板差异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马杭柯1,孙金秋1,徐莞媛1,阎斌伦1,2,3,4,高焕1,2,3,4(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海工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生生物中的应用[J].海洋渔业,2018,第5期
  • 陈水春1,2,储霞玲3,班庭辉1,茅沈丽1,林炎权4,陈振国1,李修岩1,方春海1(广东天海参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湛江天利海参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深圳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种龙虾的休眠温度及低温休眠技术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