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嘉(山西大学).农村积分制助推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以S村积分制治理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付静雯1,刘畅1,柴青宇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大食物观下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邢成举,吴雨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村干部性别结构变化与乡村治理转型——以湖南常德芦乡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孙晓惠,侯坤(东北农业大学).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途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马彧菲,王媛媛,熊德平(云南财经大学).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戴小冬(吉首大学).村规民约的法治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倪良新(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三重向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曹蕾1,刘学胜2,王翌秋2(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互联网使用能否提高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来自江苏省471户家庭农场的实地调查证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晓莉,王思淇,林丽琼(福建农林大学).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债务杠杆吗?——来自2019年CHFS的经验证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史巍(东北师范大学).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的价值意蕴[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馨,李雪萁(东北农业大学).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透视与实践路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何云婷(中国农业大学).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邢大伟1,邱恩1,陈姝玥2(扬州大学;南京银行).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研究 ——基于CHFS数据实证[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梁平,刘馥琳(华北电力大学).“三治融合”背景下农村纠纷解决 ——以新乡贤主体参与为视角[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正平,张俊美,董晶(北京工商大学).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影响家庭金融投资偏好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武卉昕,王心雨(东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格局[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雷碧莹,石宝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信用社竞争力评价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方祖鹏(清华大学).我国社会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基于美英立法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叶晓丹,江嘉莉(福州大学).经营者集中第三方异议权的功能定位与实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勇1,江学祺1,李忠林2(安徽财经大学;池州市东至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与深化路径——基于安徽省东至县梅树亭村的考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刚贞,杨梦琦(安徽财经大学).农村信用互助、农户创业活跃度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梁雯,刘志秀,汪皖珍(安徽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民生物流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视角[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