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安晓宇,马忠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从一元走向多元:网络性侵儿童犯罪治理的英国经验与中国镜鉴[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王化起(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困境儿童福利政策的深层效果评估 ——基于受益人的自主性需求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项飙1,2,康岚3(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当代青年研究》).“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 ——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下)[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张桂芳(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权力关系的失衡与再平衡: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使用问题及其治理[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严祥瑛(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权利保护到儿童友好: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社区儿童服务机制的逻辑演变[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陈钰玲(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信任建构和权力生产:青年“互勉约拍”中的礼物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高夏丽(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00 后”整顿职场? ——新时代青年的职场生存实践及其形成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国熙(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多元化亲子关系的伦理隐患与建构 ——以代孕中的亲子关系确认为例[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耿媛媛,金羽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复合与转化:大学生短期支教动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当代青年研究》编辑部(《当代青年研究》编辑部).欢迎投稿及订阅[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项飙1,2,康岚(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当代青年研究》).“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 ——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上)[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韩敏1,卢松岩2,3(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西南大学形象传播与区域文化创新研究院).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魏程琳(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家庭工作两相顾:乡村治理转型中村干部性别更替现象的经验阐释[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赵国栋(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方格格1,华伊然2(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定位即锚记:地理位置打卡与城市空间生产[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成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聚而不群:社交媒体时代青年“孤独社交”的现象透视与形成逻辑[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于杨瀚,刘玉照(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文化离合式迁移:回不去的家乡与大城市的“诱惑” ——以S地“211/985”高校研究生院校地就业为例[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吴晓璐(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拆箱”背后:社交电商平台的青年互动与消费 ——以小红书为例[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张霞,乜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徐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青年女性犯罪的化学反应方程式[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当代青年研究》编辑部.欢迎投稿及订阅[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5期
-
王乐(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观念与行动之间: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展望[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牟敏娜(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作为“保证金”的彩礼:婚姻契约视角下的江西农村彩礼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杨永娇,李晨玮(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感动员”:大学生公益参与的组织动员策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杨雅,金丽萍(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质询与诉求:“恐婚”情绪的网络话语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李长熙,张伟伟(山东科技大学).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知识图谱(2003—2021年):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王晓磊(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分化的生成机制与社会后果 ——基于杭州市X区的田野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余正台1,刘浩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Z世代”研究的概貌、热点与主题: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梳理[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袁本罡1,严珉2,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日常生活中培育青年民族干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常人方法学为中心[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乔丽娟1,吴瑛2(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异国“街头音乐家”:后亚文化视域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