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志云(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丰富内涵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钟金意(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和实践价值研究——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进路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张百顺(贺州学院).乡规民约在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孙雪梅(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林华山(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多维互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功能[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尤爱焜(福建工程学院).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实践方略和发展路径研究——以福建省政协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张慧双(中央财经大学).伟大建党精神中的情怀、境界和品格论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任晓楠,谢撼澜(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于中鑫1,2,李银兵1(贵州师范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闫曼卿(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化传播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困境及其破解思路[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何建春(吉林大学).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凝聚共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卢建华,叶麒麟(华侨大学).论中国梦和世界梦融通的思想基础与推动力量[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朱冬亮,吴春金(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逻辑[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林丽萍(复旦大学).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姜智红(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演变及路径取向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关于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及征文启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闫红果(湖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人民政协凝聚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政治共识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笪舒婷,吴成年(北京师范大学).福州话与福州地域文化[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志强(中国人民大学).理解延安精神人民性意蕴的三重维度[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杨雨馨1,郑济洲2(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制度化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胡静(山东大学(威海)).以党史解释的视角考察历史经验的形成与其耦合[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叶子维,李向勇(武汉大学).考验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魏艳尔,吴轶群(新疆大学).《〈共产党人〉发刊词》蕴含的统一战线思想及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余健明(吉林大学).关于完善监察官职业准入制度的若干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陶冰玥,施生旭(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逻辑、困境及策略[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冬生,江俊伟(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路径与现实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仲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试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与文化传承——基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创新理念与实践[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韩伟伟,孟宪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化生态刍论:多样形态、基本表征、功能分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尹家和,陈腾瀚(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研究——基于“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