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常保国,周艺津(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国家监察研究院).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视角与任务[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董石桃1,2,刘婧1(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新文科视域下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周利敏,罗运泽(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字时代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图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卢良栋1,魏玖长2(河海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基于数字平台的社会风险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任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基于身份认同的人文湾区建设路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罗先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乡建与旅游乡建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 ——以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古村落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曾一果,张舒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唤醒、勾连与协商 ——《声生不息·港乐季》的香港流行文化记忆与认同建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杨霞,姜文静(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媒介技术对学习场域中身体真实的再生产 ——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浦小松1,赵章靖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普及对全球竞争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李莉1,吴江2(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监察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课程的设置、偏好及发展对策 ——基于实验和访谈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张桂林1,周睿志2(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国家监察立法领域的新命题 ——以政务处分法为线索的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李智超1,张迎新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数据治理机构何以提升城市韧性 ——基于组建方式与隶属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贾海薇,李明磊(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民适应行为的风险分析与乡村心态危机的柔性治理 ——基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公共管理情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扩大消费与消费施行 ——迈向消费施行性范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任建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纪检监察学学科发展:历程回顾、理论分析与对策建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容志,任晨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工智能的社会安全风险及其治理路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小章1,冯婷2(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消费的解放与意义的追寻 ——作为自我实践的消费如何可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董石桃.主持人语[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屈哨兵,王海兰(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大学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四大基本语言服务能力建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孙萌(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景观人文与城市精神:城市交响曲电影美学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江玉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论中国海洋科幻文学的世界图景建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区域语言规划与区域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陈国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阿伦特被艾希曼的伪装欺骗了吗 ——重审“平庸的恶”引发的争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郑熙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网络粉丝社群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同构性与亲密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钟志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以色列建国叙事与集体记忆 ——重读伊兹哈尔的《黑泽废墟》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孙毅,林攀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概念隐喻理论发凡40年述评:现状与前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卓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共阐释与宽容的阐释学实践 ——以当代文学批评现场为观察对象[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苏娉,王梓钰(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加勒比科幻文学中的杂糅性与群岛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王子威(上海大学文学院).从个体阐释到公共阐释 ——论“阐释学循环”概念的发展演进[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