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新芳(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从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看其“唐宋互参”诗学理论[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孙海龙(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与《诗》《骚》文本解读得失综论[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丁涵(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话疗”与“梦疗”:论汉赋中的治疗主题与祛疾机理[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霍东晓(郑州大学文学院).试论清代“曾燠寿欧会”及其文化意涵[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陆有富(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星瑞年谱初编[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安家琪(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白沙先生诗教解》的文本形态及其诗学观念[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王国明(南京大学文学院).缀合的早期楚赋:《凡物流形》的文体特征与文本生成[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郁玉英,杨剑兵(汕头大学文学院).论朱敦儒词在元明两代之影响——以选与评之间的关系为中心[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何扬(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梁溪词人词学思想与清初词坛之演进[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付定裕(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商隐会昌中入太原李石幕考[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杨瑞(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西北大学图书馆藏孤本《古竹圃文选诗抄》编者非宋荦考[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钟卓萤(南京大学文学院).两个“盛世”的时空对话:再论祗园南海与李白[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刘月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论陈与义的诗学渊源——以《增广笺注简斋诗集》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岳俊丽1,冷卫国2(中山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霓裳羽衣曲》在五代至宋的赓续与流变[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王春翔(山东大学文学院).嘉靖前期“六朝初唐派”商榷——兼辨析“为初唐者”[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姚小鸥(聊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论安大简《诗经》的编校问题[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郭永臻1,张玉颢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皇明律范》编者考[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沈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赋》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汪冬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素位之学”与陈确的诗学思想[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黄鹏程(浙江大学中文系).论朱彝尊的酬赠诗与仕隐心态[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孙思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元稹《野节鞭》考释[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 (《中国诗歌研究》编辑部).《中国诗歌研究》稿约[J].中国诗歌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1 尾页 共有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