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数字经济中不平等加剧因素及其治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徐文越1,2,高惠珠3(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论马克思劳动观三重意蕴之历史思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兴丰,张民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智慧的跨文化传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德]安德里亚斯·苏德曼(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跨国际和地区研究中心(CITAS)).论人工智能的媒介政治维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玉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嵌套数智平台及其治理范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龚群(中国人民大学).对行动后果主义的可能辩护[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朱恒夫(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斩经堂》的故事溯源、剧旨评析与传承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庄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世纪初留俄学生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魏冰娥(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唯乐不可以为伪”:对儒家乐教真情本质的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静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曲史相关概念在“十七年”时期的确立及其学科史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董子云(浙江大学历史学院).让·德·蒙特勒伊与中世纪晚期法国萨利克法神话的建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赵小琪(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学院).1949—1979年中国作家想象的三种西方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茜茹(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从词语到概念:Lumières与“启蒙运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丁念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教育参与创造世界功能的优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陈卫平1,汤颖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近代哲学割断了传统的命脉吗?——以中国近代哲学主要论域为中心的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万玉(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考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毛勒堂(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论劳动正义及其对共同富裕的价值支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黄欣荣(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元宇宙、意托邦与数字创世造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沈骑(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论城市语言规划的范式变迁与治理转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晓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近代英国兴衰的历史轨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吴景平1,汪朝光,金以林2,3,戴建兵4,宋佩玉5(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与世界:海外中国近现代史文献的收集、整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洪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汉儒的复古:“后轴心时代”的儒学理论与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时俱进、稳中求进:德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吕一民(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重教尊师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现代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喻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德与力的结合:王充的法度概念及法理依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曹旭,宋佳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王俭与“竟陵八友”的形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宋佩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海外文献与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研究 ——谈英国藏汇丰银行涉华档案的史料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吴景平(复旦大学历史系).抗战爆发前后的中英金融合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徐舫1,刘毅敏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永远的外地人还是名义上的上海人:语言批判、社会阶层和地方身份的模糊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