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玉鸿(华东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的法治保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于鸿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杨河(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历史自觉 历史自信 历史主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传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跳出旧史治乱兴衰周期率的理性新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康德的“判断力”及其“永久和平”愿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田书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摆脱贫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孙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汉赋文本性质与政教功能成说检讨——以扬雄《甘泉》《河东》二赋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李飞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与燕乐体系的确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韩琦(浙江大学历史学院).西学新知与历算传统的再发现——政治文化视域下明清士人对《周髀算经》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朱晓阳(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日常语言视角与政治人类学传统和民族志写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论现代化的新趋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李贺部分七古中的“断片”现象及其内在脉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耿纯1,刘怡2(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增值税收入归属、退税负担机制与消费地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吕杰,刘天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差序政府信任的微观生态结构和衍生逻辑:构型研究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贵,张灵慧(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宋代书信体类的消长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曹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先秦儒道性论研究的两重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白彤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师承问题的一个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赵悠(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印度宗教传统的三个面向——祭祀、解脱和虔信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生产关系”与唯物史观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荆林波,杨佳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问题及建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哲(北京大学哲学系).规范性自由概念——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的非标准版相容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论南朝至唐代“人文化成”文学观的流行历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经学的数术化与数术的经学化——以汉代《洪范》五行学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阎步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仪礼》饮酒礼、丧礼所见“诸公”与春秋“寄公”[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黄若舜(南京大学文学院).“参验法”与战国秦汉文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