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勇(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股东出资期限对抗的矫正与规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怎样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知识生产的理论思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孙国柱(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共生概念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李成晴(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唐集“以书为序”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赵惠俊(复旦大学中文系).宋代别集中的杂文、杂著与宋人的自我知识结构认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循环、下降与僭主——1848年法国革命的政治哲学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维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杨曦(南京大学文学院).以集为正:论宋人对苏轼作品文本歧异的认知与处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黄庭坚禅学管窥——以贬谪黔戎时期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张希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宋朝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时代背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张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井履轩的格物致知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首杰(深圳大学法学院).公司刑事责任的理论逻辑——基于公司法与刑法理论交叉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周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礼以遂其美——《论语》“绘事后素”章旨研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陈斐(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蒋伯潜《文体论纂要》之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刘曙光(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论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冯果(武汉大学法学院).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内在机理与法治因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陈功1,王黎1,2(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时间银行在长期照护领域应用的三维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闻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视野下的艺术品拍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辉,吴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方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与阐释的主体性与原创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柯伟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历代名画记》中“妙悟”的佛教与道教源流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林美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思想”概念在日本的诞生与发展考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作为“门罗主义”研究先驱的梁启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谢宇,刘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社会流动、社会地位与婚姻交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