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杰1,邓勇1,李欣1,郝良元2,刘二浩3,吕庆1(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钢集团有限公司钢研总院;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测[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梁宝瑞1,赵荣志2,张文伯2,徐水洋1,2,刘俊杰1,宋娜1(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钢铁行业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及降解方法研究现状[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陈少飞1,2,3,刘小杰1,2,3,李宏扬1,2,3,卜象平4,吕庆1,2,3,刘福龙5(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北理工大学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排列科技有限公司;河钢集团研究总院).高炉炼铁数据缺失处理研究初探[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张宏艳1,2,田志红1,邵肖静1,栾义坤3,邓小旋1,季晨曦1(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改质工艺对高强度低合金钢夹杂物特性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李东涛1,2,程晓光3,薛立民1,2,廖洪强4(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唐山曹妃甸盾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焦炭孔中炭沉积条件分析[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赵根安1,张立峰2,Conejo AN1,段豪剑1,周海忱1,董佳鹏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钢包水模型比例对混匀时间测量误差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张利民1,2,朱立光2,3,张彩军1,2,肖鹏程1,2,刘增勋1,2(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省高品质钢连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碳钢50-2冲压鞋包头开裂原因分析与控制[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王勃1,胡冲1,王杰2,王月宇3,李宁4(运城学院机电工程系;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研究所;运城学院图书馆;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一种新型涡流检测法及其检测效果[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李翔1,吴国平1,闫辰1,宋沈杨2,戴雨翔2(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减轻低碳低磷钢冶炼炉衬侵蚀及炉渣成分优化[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李样兵1,柳付芳2,李杰3,龙杰1,袁锦程1,吴艳阳1(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部;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第一轧钢厂;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大厚度严要求14Cr1MoR钢最佳热处理制度探究[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董剑豪,王广,张浩,王静松,薛庆国(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塑料-无烟煤混合还原剂对含碳球团还原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韩宏松1,2,姜鑫2,仇彬1,沈峰满2(梅钢公司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废钢在高炉内软熔性能研究及应用[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钢铁行业2020年1-12月运行情况[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马建民(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80号钢连铸坯末端电磁搅拌优化与实践[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陈安忠,王长波,王珂,任娟红,高仁强(酒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冷轧工艺对443铁素体不锈钢抗皱性能影响[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李永光1,安璐1,任翠涛2,李盛学2,乔凯荣2(北京华电光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热能事业部;北京华电光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事业部).烧结烟气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半工业化试验[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何坤1,2,王立1,3(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恩菲研究院;北京市节能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撬全球废钢市场,促钢铁产能输出与经济效益[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王化明1,陈兴润1,潘吉祥1,王常波1,刘森2,马敏敏2(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酒钢集团技术中心).镍含量对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
邓睿(中钢设备有限公司矿物加工工程部).带式焙烧机制备镁质熔剂性球团研究[J].中国冶金,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