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殷芳冰1,李雅楠1,鲍建喜1,马雅杰1,秦文萱1,王锐璞1,龙艳1,2,李金萍2,董振营1,2,万向元1,2(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德研究生院/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玉米雌穗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刘俊华1,2,3,吴正锋3,党彦学4,于天一3,郑永美3,万书波5,王才斌3,李林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旱地作物研究所;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密度对不同株型花生单粒精播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张文宣,梁晓梅,戴成,文静,易斌,涂金星,沈金雄,傅廷栋,马朝芝(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洪山实验室).利用CRISPR/Cas9技术突变BnaMPK6基因降低甘蓝型油菜的耐盐性[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陈赛华1,彭盛1,尤仪雯1,张路遥1,王凯2,薛明1,杨远柱2,万建民3(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南方水稻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抗病虫水稻育种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不育系湘陵628S不同组合感光性差异的遗传解析[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才晓溪,胡冰霜,沈阳,王研,陈悦,孙明哲,贾博为,孙晓丽(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作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GsERF6基因过表达对水稻耐盐碱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陶士宝1,柯健1,孙杰1,尹传俊1,朱铁忠1,陈婷婷1,何海兵1,尤翠翠1,郭爽爽2,武立权1,3(安徽农业大学;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高产群体农艺特征[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陈冰嬬1,于淼1,葛占宇2,李洪奎3,黄炎3,李海青1,石贵山1,谢利1,徐宁1,闫峰4,高士杰1,周紫阳1,王鼐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杨晓祎1,王慧慧1,张艳雯1,侯典云1,张红晓1,康国章2,胥华伟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CRISPR/Cas9探究水稻OsPIN5c基因功能[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杨硕1,2,武阳春3,刘鑫磊4,唐晓飞4,薛永国4,曹旦4,王婉2,刘亭萱2,祁航2,栾晓燕4,邱丽娟1,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农村部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豆蛋白含量主效位点qPRO-20-1的精细定位[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杨佳宝1,张展2,周至铭1,吕新华1,孙黎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向日葵HaLACS9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刘晓颖1,张驰1,王雪晴1,杨晨晓1,王光钰1,卞云迪1,方芳2,王颖2,王振英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栽培小麦Brock中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aRPP13-1B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刘方方,万映秀,曹文昕,李耀,张琪琪,李炎,张平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作物品质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小麦倒春寒抗性评价方法研究[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张翔宇1,胡鑫慧1,谷淑波1,林祥2,殷复伟3,王东2(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减氮条件下分期施钾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王雪,王文辉,李栋,姚霞,朱艳,曹卫星,程涛(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信息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智慧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二向反射和方向半球反射光谱差异及其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宋杰1,王少祥2,李亮2,黄金苓2,赵斌1,张吉旺1,任佰朝1,刘鹏1(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平县农业农村局).施钾量对夏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黄震1,吴启境1,陈灿妮1,吴霞1,曹珊1,张辉1,岳娇1,胡亚丽1,罗登杰1,李赟1,廖长君2,李茹3,陈鹏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高校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钙调素基因(HcCaM7)及其蛋白乙酰化修饰参与红麻响应非生物胁迫的作用[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潘洁明1,田绍锐2,梁艳兰3,朱宇林1,周定港4,阙友雄3,凌辉1,黄宁1(玉林师范学院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济作物遗传改良与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甘蔗PIN-LIKE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2期
  • 王锐璞1,董振营1,2,高悦欣1,鲍建喜1,殷芳冰1,李金萍2,龙艳1,2,万向元1,2(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德研究生院/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商蒙非,石晓宇,赵炯超,李硕,褚庆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不同区域玉米生育期高温胁迫时空变化特征[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蒋岩1,赵灿1,陈越1,刘光明1,赵凌天1,廖平强1,王维领1,许轲1,李国辉1,吴文革2,霍中洋1(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氮素穗肥对粳米淀粉特性和结构的影响及其与食用特征的关系[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李秀,李刘龙,李慕嵘,尹立俊,王小燕(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片显微结构及产量对花后遮光的响应机制[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王海琪,王荣荣,蒋桂英,尹豪杰,晏世杰,车子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叶片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陈嘉军1,林祥2,谷淑波1,王威雁2,张保军2,朱俊科3,王东2(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后叶面喷施尿素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孙智超,张吉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弱光胁迫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控效应[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齐阳阳,窦汝娜,赵彩桐,张帜,李文滨,姜振峰(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大豆生长节间响应温度和外源GA诱导的赤霉素途径关键基因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