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尚辉.卷首语[J].美术,2022,第5期
  • 丁方1,孙含露2(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新文科视域下综合类高校新艺科建设研究[J].美术,2022,第4期
  • 韩刚(四川大学哲学系).《唐朝名画录》成书考略[J].美术,2022,第4期
  • 吴明娣,常乃青(首都师范大学).明代北京艺术市场的样貌与繁荣[J].美术,2022,第4期
  • 庞丽娜1,廖笃马2(河北省文学艺术中心;成都师范学院).高校美术馆的知识生产与智识服务机制[J].美术,2022,第4期
  • 王朝虹(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参与社区微改造的美育实践[J].美术,2022,第4期
  • 邓灿(北京印刷学院).张仃抗战时期漫画艺术风格探析[J].美术,2022,第4期
  • 张锦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古代绘画有关女性贞节教化图像探究[J].美术,2022,第4期
  • 司开国(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民国美术批评家李宝泉研究[J].美术,2022,第4期
  •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人文与科技的双向会通——作为新文科的美术教育[J].美术,2022,第4期
  •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无问西东:作为新文科的美术教育刍议[J].美术,2022,第4期
  • 徐青峰(山东艺术学院).新文科艺术教育应以“人民性”为立足点[J].美术,2022,第4期
  • 游江(深圳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四象悟心 丹青生灵——李大成工笔画中的生命观照与表达[J].美术,2022,第4期
  • 舒放,蒋烨(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殷保康水彩艺术的技与道[J].美术,2022,第4期
  • 张亦舒(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探析数字时代传播方式对审美接受的影响[J].美术,2022,第4期
  • 陈青,陆丹丹(上海美术学院).寻找中国设计的“都市坐标”——从“上海设计10×10”说起[J].美术,2022,第4期
  • 马刚(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中央美院).时空·记忆——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探索历程[J].美术,2022,第4期
  • 冯园明(柳州画院(柳州市美术馆)).融水苗族人物形象的工笔画塑造[J].美术,2022,第4期
  • 方茜(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观念与图绘——《国粹学报》的美术视域[J].美术,2022,第4期
  • 张聿婷(中国美术学院).从《国画月刊》看现代性视域下国画家的自主与自觉[J].美术,2022,第4期
  • 石洁(渭南师范学院).冯民生风景油画作品意蕴表达[J].美术,2022,第4期
  • 刘海飒(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跨媒材视域下的图像转换与范式再造[J].美术,2022,第4期
  • 雷雨童(韩国檀国大学).当代陶艺的本源探索与语言实践[J].美术,2022,第4期
  • 陈东维(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热罗姆和他的东方主义绘画[J].美术,2022,第4期
  • 李卓1,叶倩2(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美术学院).欧洲当代具象绘画中的“剧场画面”——以尼奥·劳赫和拉斯·艾琳为例[J].美术,2022,第4期
  • 李大成.《清风博秀羽》[J].美术,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