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振月1,2,李俊伦1,3,姚华建1,3,王宝善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5月漾濞MS6.4地震序列发震机理的应力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范克睿1,2,王刚1,2,鲁凯亮3,4,郑新1,2,李貅3,4,孙兴邦5(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物理场多参数综合模拟实验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虚拟波场降速条件下电性源瞬变电磁垂直磁场分量的波场反变换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陈国艺1,杨文1,谭玉阳2,3,张海江1,4,李俊伦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蒙城国家地球物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基于机器学习和台阵相关性的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自动识别及到时拾取[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单维锋1,闫非石1,刘海军1,李志扬1,刘高川2,陈俊3(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安徽省地震局).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地磁观测数据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识别[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李明轩1,韩宏伟2,刘浩杰2,桑文镜1,袁三一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基于数据分布域变换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及不确定性估计[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袁小祥1,2,林旭川1,窦爱霞2,王书民2,张雪华3,肖本夫4,刘智5(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基于震前高分影像和震害仿真的建筑物震害快速评估: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魏书映1,陈小宏1,李景叶1,黄广谭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散射理论与动态时间规整的时移地震波动方程差异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崔扬,刘洋,殷长春,王典,惠哲剑(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单船拖曳可控源电磁数据自适应分频匹配滤波消噪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孟令寒1,2,宋海斌1,2,梁智超1,2,范文豪1,2,刘梦丽1,2,杨顺1,2(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加利福尼亚湾温盐阶梯的发现[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罗钧,左可桢,赵翠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21年新疆皮山MS5.4和叶城MS5.4双震序列及青藏高原西北缘地震活动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狄会哲1,2,3,谢文鑫1,2,3,徐敏1,2(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东太平洋北部洋中脊上地壳精细结构地震探测[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周成1,马张烽2,3,4,吕达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环境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地球观测中心).影像大地测量数据揭示2021希腊塞萨利地震序列潜在断层几何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学臻1,李伦1,2,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非洲南部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速度与径向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对克拉通岩石圈中部不连续面的启示[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刘世民,张雷,何昌荣(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流体条件下叶蛇纹石摩擦特性及其对俯冲带慢滑移事件的启示[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盛秋1,杨元喜2,徐天河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测绘研究所;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研究院).基于GNSS-A的海洋声速变化估计及其对定位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陈国飞1,2,石颖1,3,杨会东2,宋宝权2,王维红1,3,于波1,3,熊向东2(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优势低频带地震数据的属性融合断层识别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明锋,杨元喜,曾安敏(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测绘研究所).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深海GNSS-A定位精度[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巴振宁1,2,赵靖轩2,张郁山3,梁建文1,2,张玉洁3(天津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基于GP14.3运动学混合震源模型和SPECFEM 3D谱元法的宽频地震动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张存杰1,肖潺1,李帅2,珠杰桑布3,任玉玉1,张思齐1,王荣1(国家气候中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气象局).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危险性等级指标构建及近60年来长江流域极端气候综合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许丙强1,白宇1,路光1,平劲松2,3,王明远2,3,杨文军4,王震4,严发宝1,5(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空间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部;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与天文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10~50 MHz地基低频射电天文数字接收机及上位机软件研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张雅楠1,2,李红谊1,2,张盛中3,李炎臻1,黄雅芬1,钟卫星2,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网络中心;上海市地震局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上海及邻区微震检测与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陈立艺,王未来,蔡光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刘笛1,2,3,4,胡英1,2,3,4,陈辉1,2,3,4,李军1,2,3,4,方玉霞1,2,3,4(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数学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同步提取三参数小波变换及其在储层含气性检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于蕾1,汪宏年1,王浩森2,殷长春3(吉林大学物理学院计算方法与软件国际中心;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层状各向异性地层中含环状天线槽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几何因子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范庆凯,郭金瑞,王炎阳(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壳滑脱层对大陆裂谷发育演化的影响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曾宪阳1,刘静2,1,王伟1,姚文倩2,吴静3,刘小利4,韩龙飞2,王文鑫2,邢宇堃1,杜瑞林3,杨绪前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杭州五代通讯与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的地表破裂自动识别和填图 ——以2021年青海玛多MW7.4级地震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唐宁,于晓雨,刘大洋,王翔宇,韩建平,孙明哲,刘维新,夏利东(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太阳辐照校准地基日冕仪光度的方法研究及初步测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 徐云贵1,2,廖建平3,4,5,周林3,4,刘和秀3,张青3,4,谢敬涛3,王立歆4(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中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中石化南京物探研究院;重庆科技学院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正演模拟的三种交错网格适应性比较及Lebedev方法的改进[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