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茂森1,江金萍1,刘怀1,段平1,荆武2,葛文1,王泽生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昆明顺弘新材料有限公司).锂渣和钢渣对水泥浆体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王衍行,李现梓,韩韬,杨鹏慧,祖成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材行业特种玻璃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锂铝硅玻璃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孔祥辰1,白频波2,宋伟1,玄松桐1,张云玲3,田玉明1,4(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阳泉市长青石油压裂支撑剂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山西科技学院).煅烧煤矸石添加量对陶粒支撑剂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吴佩遥,鲍崇高,李世佳,董文彩,马海强,宋索成(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羟基化结合硅烷偶联剂改性对光固化Si3N4膏料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白应华,潘秋阳(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煤矸石对泡沫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张涛1,耿健2,柳根金2,杨余迪2,刘慈军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水泥-粉煤灰-矿粉-偏高岭土四元胶凝材料氯离子固化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陈洋1,2,邓承继2,娄晓明1,丁军2,余超2(湖南工学院新型建筑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碳MgO-C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武子晗1,李绍纯1,2,眭世玉1,蒋敏3,周佩剑1,周子寒1(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含银复合乳液对混凝土表面抗菌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杨文静,张永祥(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响应曲面法优化改性漂珠对水中三氯乙烯的吸附性能[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魏凯伦1,赵卫全2,樊恒辉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基于响应面法的硅溶胶注浆材料配比优化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肖家冬1,万惠文1,张高科1,沈聪1,李源2,彭玻尔3(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含渣土的EPS轻质混凝土用于复合夹芯墙板芯材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史伟超1,戚栋1,2,赵轶2,山晓莉1,张文军1(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湖州上建混凝土有限公司).偏高岭土对模拟商混站强碱性废泥基人造石强度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刘仲洋1,2,3,付帅2,马国伟1,王山2,李冰阳2,杨晗2,崔秀军2,张周2(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电伴热预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石勤,刘珂,后王新,陈智博,窦勐星,王海燕,杨恒辉(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应用化学工程学院).沸石基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张添奇,王伯昕(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玄武岩纤维编织网的网格尺寸对混凝土拉伸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张艳利,李志刚,杨文刚(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碳源对Al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刘艳玲1,廖宜顺1,2,李亚刚1,3(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工程结构研究院;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超细矿渣粉和偏高岭土对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黎佳全,屈湃,王倩,张丰年,马怡曼,苗洋,高峰(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煅烧煤系高岭土吸油性能与颗粒形貌关系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孟贵林1,2,杨燕飞1,王万凯1,2,周正强3,张俊平1,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黏土矿物纳米材料在锂电池隔膜和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王诗煜,王伯昕(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基于同心环形缝隙流理论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董烨民1,2,胡传林1,2(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养护制度下大掺量石灰石煅烧黏土UHPC早期水化及力学性能发展[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范小春1,徐伟1,陈远程1,梁天福2,尹耀霄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地铁集团;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BFRP筋碱激发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宋向阳1,刘霖1,2,张永鹏1(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木工程结构与力学重点实验室).聚丙烯酰胺改良土-膨润土的渗透性及对苯酚的吸附[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陈新杰1,丁天云2,张海生1,罗杰2,郑波1,储洪强2,蒋林华2(江苏方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纳米碳酸钙对水泥石氯离子结合量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李玮1,2,周昌荣1,2,黎清宁1,2,李蕊1,2,侯凌浩1,2,孟天笑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Fe2O3原料的预处理对0.7BiFeO3-0.3BaTiO3陶瓷绝缘性与电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刘开志1,2,龙勇1,陈露一1,李晨1,吴柏翰1,水中和2,余睿2,费顺鑫3(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煅烧硅藻土制备高稳态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陈晶晶1,黄章益2,齐建起3,邓貌1,石阳1,胡春峰4,王皓民2(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大学高等研究院;四川大学物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i0.25Zr0.25Nb0.25Ta0.25)C高熵陶瓷的制备、力学性能及氧化行为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汪林志1,2,高明中1,2,杨德传1,王鹏1(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荷载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陈雷(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和体育学院).太阳能光伏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绿色体育[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 戴时雨,郝春来,齐鹏远,王刚,赵美,马伟民,朱广超,田怡然,李莹(营口理工学院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组合处理工艺下硅藻土微观组织演变及孔隙结构变化[J].硅酸盐通报,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